诚信,立身之本
——主题班会设计
一、班会名称
诚信,立身之本
二、班会背景
诚信,就个人而言,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企业而言,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是保障有序发展的通行证;就国家而言,是立国之本!而现实生活中,包括学生群体中都存在不讲诚信的现象。有鉴于此,希望通过这堂主题班会,使学生在深入了解诚信含义的基础上,真正把“诚信”作为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崇尚诚信,远离不诚信的行为,争做诚实守信的新一代。
三、班会目标
1、使学生明确诚信的含义,理解“诚信”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
2、使学生崇尚“诚信”,远离虚伪、欺诈,把“诚信”作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相处的基本原则。
3、通过社会上有关“不诚信”现象,使学生懂得诚实守信必须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践行诚信,为构建“讲诚信、守信用”的和谐社会而努力。
四、活动准备
一名学生准备小故事;
一组学生准备小品;
记者组准备采访成果;
文艺委员准备音乐;
班长准备游戏卡片、PPT等。
五、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入,揭示课题
主持人开场白
1.同学讲述《金斧头的故事》。
2.教师总结:相信这个故事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五千年,文明史,礼仪邦,德至上;国之魂,民之本,仁义礼,诚信善。明礼为先、诚信为本是做人的重要原则。古人将明礼之人称为“谦谦君子”,将诚信之人赞为“一诺千金”。作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继承祖先的优良传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今天,我们将在这里共同讨论“明礼诚信”这一古老深远有极具现实意义的话题。
3.揭题:《文明为先,诚信为本》
(二)小品表演,蕴涵道理
1.小品《当我在路上捡到……》
2.教师总结:其实生活中,我们经常有这样的曲解,好像只有捡到数额巨大的钱款归还了失主才叫拾金不昧,捡到一支笔、一块橡皮、一把尺子等,不归还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记得刘备曾经教导他的儿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其实,人们的道德修养就是在这一点一滴逐渐培养起来的
(三)游戏活动,玩中感悟
1.游戏《找朋友》
游戏规则:随机发个每位同学标有a.b、c.d的卡片(不允许传阅),以此将同学分为4组。指定2位组长,组长必须在1分钟之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找到自己的组员。组长可以在一分钟之内对所有同学发问,但每次只能问一个同学一个问题:你是×组的吗?而参加的同学在游戏进行期间不得说话、不得提示本组组长,如果遇到组长询问只能回答“是”或“不是”。游戏终了,以找到组员人数的多少分别给该组每个组员存入10—40诚信元。(诚信冲突:为了本组胜出,组员可能会对组长做出某种提示,也可能当他组的组长问及自己的时候谎称自己是。这些都会造成一些诚信冲突。)
2.主持人宣布结果
3.学生各抒己见
(四)现场采访,揭示主题
1.采访《校园随手扔现象》
展示一些反映“随手扔”的现象。
2.记者甲:我相信大家对这些图片应该不会感到陌生,因为这些现象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在这里,我想听听大家对这些现象的看法。
学生根据情况进行讨论,各抒己见。
3.记者乙:其实,只需要多走几步路,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弯腰,这些现象就可以避免,那么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看看你的周围是否有纸张,如果有,就麻烦大家做一个弯腰运动,我们共同来维护身边的良好环境。
(五)教师总结,学生感悟
1.主持人:文明为先,诚信为本。让我们一起来唱首道德歌,共同迈向美好的明天!
2.跟随音乐全班同学合唱歌曲,在歌声中,班会结束。
六、活动反思
通过学生参与的环节互动,体现学生通过“明礼诚信”教育,认知、判断、行为等方面素质的提高。在实施过程中,运用故事、小品、游戏、现场采访、歌唱等学生乐意接受的形式为引导,教会学生应当如何明辨是非、应当如何投身于道德建设中,从而以实际行动,展现新时期学生的道德风采。
赵晨雪
2020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