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的阅读教室》读书交流分享
许昌市魏都区实验学校 张庆红名师工作室 白亚飞
在周其星《彩色的阅读教室》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这是一条多么好的路,一个多么好的新地点,它的名字叫阅读,叫儿童文学。我们早已长大,可是我们竟然总在这个地点里遇见,阅读是一种神奇的相遇,阅读是一种温暖的陪伴,阅读是一种唤醒,阅读是一种教养,阅读更是一种希望。阅读,是一件很美丽的事情。”周其星老师强调课堂的生命活力和文化气息,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独立思考能力,主张教师在课堂是“阅读教师”的身份,家校共同携手,合力为童年打造一间彩色的阅读教室。
通过看这本书,我对深圳这所学校的阅读课程、阅读教室、阅读书单,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尤其当我在网络上学校那充满童趣的阅览室,满屋子种类繁多的童书,从楼梯到天花板满满的书籍,孩子们处在这样的空间,不爱上读书都难。心中一直在暗暗赞叹是谁能将一所学校的阅读做的如此细致,如此扎实,使阅读的种子真正根植于孩子的内心,融入孩子的生活。 他就是周其星,一位知名的童书阅读推广人。
翻开《彩色的阅读教室》,迎面而来的是暖暖的温情。星星老师不是大家,文笔并不见得流光溢彩,但字里行间透着温情,透着对孩子的爱。读他的书很舒服,娓娓道来,像是讲述别人的故事。周其星老师致力于推广儿童文学,源于老师对儿童的了解和爱。在周老师的概念里:教室是什么地方?是老师和孩子一次次相遇的地方。教室是什么样的呢?排得整整齐齐的桌椅、坐着规规矩矩的孩子、按照既定的课程表、老老实实上着每节课……这是传统中的教室的模样,这样的教室是封闭的、单调的;作为一名致力于儿童阅读推广和研究多年的老师来说,我希望能够重建我的教室。
这也是我们理想中的教室,充满温情的教室。在这里老师和孩子一起与文学相约,与故事碰撞,在富有温情的儿童文学里感悟成长。“童话是真的。”这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老先生对周老师阅读教学的评价。一封封情真意切的与孩子、与家长沟通的信件,更是充满了温情,《童年 阅读 温暖 爱》,架起与家长、孩子之间爱的桥梁。“蒲公英年年都有,孩子那么小却只有一次。”孩子的童年不能缺少阅读,再多的玩具也无法取代温暖的故事,因此,在彩色的阅读教室,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安全,享受到爱,更享受着彼此之间真诚的尊重;有形形色色的书,有自由而开放,丰富而生动的课堂;这里每天都在上演着温情的故事。这样的童年是纯真的,是美好的,是温暖幸福的成长!
如果说,传统的教室象征着闭塞、保守、中规中矩、墨守成规,那么,阅读教室的意义在于代表着另一种可能——自由而开放,丰富而生动,而开启这扇门的钥匙应该是优秀的儿童文学。 之所以在这里我强调儿童文学,是因为我们发现在今天大家都越来越明白阅读的重要性,在重视书香校园的创建,重视阅读课程的开发。可为什么喊了这么多年,真正做起来的,推广开的,扎实推进的并不多!
小学教师,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要读儿童文学,要研究儿童文学。许多教师在做了教师后常常走入一种误区,只认识到教师要读书的重要性,教师要读书,要读专业书籍,要读纲领性书籍,但唯独忽略了教师要读儿童书籍。要创建书香校园、推广阅读课程,教师必须跟进指导,从书目的选择到阅读的探讨交流,细想就跟老师上一节课一样,没有自己对教材的解读,怎么引领课堂教学。所以很多老师的阅读推广往往只停留在:“孩子们,要大量阅读,做好读书笔记,做好记录,写读后感。”缺少了更系统的指导、交流和探讨。这也是阅读课程走着走着就走不下去的主要原因。
在彩色的阅读教室里,我们看到阅读推广不能只是让孩子们读吧,是有指导、有跟进、有评价、有系统的进行的,针对于不同类型的阅读题材、阅读书目,有不同层次的阅读计划,不同的阅读形式、不同的交流形式,甚或是表演形式;而这一切都是让孩子自主地、自由地爱上阅读。
这是一条多么好的路,一个多么好的新地点,它的名字叫阅读,叫儿童文学。我们早已长大,可是我们竟然总在这个地点里遇见,阅读是一种神奇的相遇,阅读是一种温暖的陪伴,阅读是一种唤醒,阅读是一种教养,阅读更是一种希望。阅读,是一件很美丽的事情。”周其星老师强调课堂的生命活力和文化气息,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独立思考能力,主张教师在课堂是“阅读教师”的身份,家校共同携手,合力为童年打造一间彩色的阅读教室。
——我们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