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那怎样做才能让课堂更高效呢?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课堂教学中,要想达到高效,必须对本堂课的目标、内容、重点难点、组织活动的方式等有细致的考虑;而且,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掌握程度、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等有充分的了解和预见。这样,上起课来才能从容不迫,游刃有余,效率自然高。
创造愉悦的教学环境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打造高效课堂的载体。挖掘教材把握目标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教学过程循序渐进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必经之路。高效的教学方法是激活高效课堂的关键。
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
当堂且高效完成教学目标任务,就可以达到高效!
1、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2、教师备课时,注重教学设计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效率的课堂,要求教师既有既定教学目标,又能根据课堂实际情况灵活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实施者,要做到课堂收放自如,教师要优化课堂时间,合理分配各个教学流程的时间。
构建高效课堂,教师首先必须了解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语文学科的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还要非常熟悉该学科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就是说学生应该掌握什么样的内容,培养学生哪个方面的能力等,这样在授课的时候才不会出现偏离,学生的能力才能有所提高,学生能力只要提高了就是高效课堂。
要想让课堂高效,就要让自己有热情,让自己先喜欢课堂。自己有了热情,也会带动学生的。学生也会有一种美好的享受,学生也会更有兴趣,收获也会更大。
实现高效课堂,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琢磨教材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对于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并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