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教学大讨论
zhangqinghong发起了话题2020-11-29
19
回复
60
浏览

       寓言是人类优秀文化长河中的宝贵财富,是一种用故事来寄寓道理的文学载体。它虽篇幅短小,但寓理其中,明显的讽喻,给人以有益的启示;故事情节虽简单,但生动有趣,形象鲜明,是孩子们十分喜爱的一种文学体裁。那如何才能上出孩子们喜欢的寓言课堂呢?

所有回复
  • 焦真真 2020-12-01

    语文源于生活,在寓言教学中,学生感知具体的个别的艺术形象,从认知上讲只是处于感性认识的阶段,是准确理解语言的起点,但这种认识还有待深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浅入深地概括出寓意。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gaomeihe 2020-12-01

    寓言是故事体文本的一种,教学上也应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和故事体文本的特点,按读故事、讲故事、演故事、编故事、化故事的思路进行,引领儿童用故事的方式学故事。同时,注重故事味,不能忽略了寓言体文本的特征,失去了寓言味。该类文本教学最忌讳急于揭示寓意,那样寓言的劝诫、讽刺、幽默的意味就寡淡了,寓言的韵味就没有了。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陈艳鸽 2021-05-13

    在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感知寓言的形象,受到情感熏陶的同时渗透理性教育。让学生在阅读和思考中积淀文化,汲取人文精髓,提高语文能力和道德规范能力。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陈艳鸽 2021-05-13

    在寓言教学时应紧紧抓住寓言文体的特征,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陈艳鸽 2021-05-13

    在寓言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有依据寓言文体的特征,从学生的兴趣、文本的特点出发,加强语文能力的实践,拓宽寓言故事的阅读面,寓言教学才会自然、真实、有效。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史晓红 2021-06-06

    寓言是通过角色出人意外的语言、行为、思想方法,构成一个完整的耐人寻味的小故事,要儿童能概括出寓意,就必须充分地感受寓体形象,再现寓体生动的情境,让学生仿佛看到寓言中的角色。可以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感知形象,从而进一步理解。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baiyafei 2021-06-07

    寓言是一种隐含着讽喻意义的简短的故事,有比较强烈的夸张性和讽刺性。其讽喻的意义,便是寓言给人的教训。寓言讽刺和夸张的对象,往往是社会生活中的人,因此寓言有较强的教育性。在表现形式上寓言常常采用拟人、比喻的手法,深受儿童的喜爱。在进行寓言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夸张的手法,创设情境,再现寓言角色的形象,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为了让儿童充分感受寓体的形象,师生可以扮演寓言角色,担当寓言角色。由于角色的担当,学生对寓言角色语言行为的可笑,有了切身体验,从而体会到寓言的讽喻意义。在凭借寓体形象进入推理的过程中,还可以紧扣寓言中的传神之笔,引导儿童推敲词语,体会语感,从而领悟寓意。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徐丽杰1 2021-06-07

          一、利用寓言手法上的讽刺夸张,再现寓体情境。寓言作家总是借助比喻,运用讽刺、夸张的手法,塑造生动的寓言角色。二、凭借寓体可笑的形象,在情境中揭示寓意。三、针对寓言语言简洁的特点,进行多种语言训练和创造性复述。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徐丽杰111 2022-05-02

      一、利用寓言手法上的讽刺夸张,再现寓体情境。寓言作家总是借助比喻,运用讽刺、夸张的手法,塑造生动的寓言角色。二、凭借寓体可笑的形象,在情境中揭示寓意。三、针对寓言语言简洁的特点,进行多种语言训练和创造性复述。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