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教学大讨论
zhangqinghong发起了话题2020-11-29
21
回复
95
浏览

       整本书阅读即让学生读整本的书。让学生读整本书,实际上就是让学生更全面地感知世界、感知存在,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让阅读塑造学生的个性,让阅读化育学生的气质,让阅读改变学生的人生。整本书阅读,必将引领学生走进阅读的殿堂,为学生点亮心灯,助其快乐成长。 那么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呢?

所有回复
  • 焦真真 2020-12-01

    一本书的教学需要师生共同的努力,但是有一个基本原则,老师不要将整本书条目化、表格化。一本书两个表格就可以了,如,关于人物、关于故事结构的,老师做教学设计时需要做选择,本次教学想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是故事的结构还是故事的细节?是人物的性格特征还是人物的外貌语言?抓大放小,选择最适合的教学设计而不是选择教学点最多的设计。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gaomeihe 2020-12-01

    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如果一个学生的阅读只停留在语文课本的阅读上,显然是不足的。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整本书的阅读变得越来越刻不容缓。让学生读整本书,实际上就是让学生更全面地感知世界、感知存在,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陈艳鸽 2021-05-13

    通过一堂堂课的教学,不仅要理解、认识、把握文章的内容,更是体验到表现内容的语言形式,尤其是语言形式中的共性的、规律的东西,这个叫“习得”。这是要通过教师指导,逐步逐步地提升的。而整本书的阅读不像单篇文章阅读,需要教师做这么细的指导,也没有必要做过细的指导,更没有必要如同我们课文教学那样的文本细读。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陈艳鸽 2021-05-13

    整本书的阅读更关注的是学习方法的形成。既然是形成,那么,我们这里讲的方法,就不是如同我们在课堂当中所说的那些可以操作、可以外显的方法,比如说圈圈划划、点评等。这个方法不是一个具体的操作形式,我们说方法的形成,就是一种或者叫思想、或者叫思维的形成。因此,整本书的阅读更关注方法的形成,而不是外显的操作形式本身。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陈艳鸽 2021-05-13

    通过整本书的阅读,能够切切实实地落实我们在学科核心素养表述过程当中的那些思维的形式,由此升华为思维的品质,恐怕这是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从语文的角度来说,也是我们要达到的。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zhangxiujin 2021-06-06

    独具匠心巧摘记。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为了检查孩子的读书效果,做摘录、写读后感是语文老师常用的“招数”。但在实践中不难发现,学生极不喜欢这样的作业,摘记效果也差,甚至弄巧成拙,连阅读的兴趣也跟着丧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每本书的特色,设计了个性化的阅读学习单。这种学习单综合了图画、文字的优势,新颖有趣,富有创意,备受学生欢迎。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史晓红 2021-06-06

    在交流之前,让学生通过做书签,写读书感受,写书评等形式,把理解的内容条理化,在交流时就不会泛泛而谈。读书交流要从整本书开始,又从整本书结束,保证书的内容在学生头脑中有一个完整的印象。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们多思考,多讨论,多练习”,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能够根据自己经验读到自己的收获。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baiyafei 2021-06-07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快乐读书吧”推荐了整本书,意图是让语文老师带领学生读整本书。在语文课堂上进行的读整本书,带有鲜明的教学特色。一是要教学生读整本书,二是教会学生读整本书,三是教会学生通过读整本书去学习。读整本书教学,肩负着重要的使命,要在阅读实践的过程中,让学生积累阅读经验,形成阅读能力,发展阅读素养。如果阅读一本书后读者不能理解内容,显然阅读就没有真正起到作用。所以,一本书的教学设计应首先指导学生理解内容,在理解内容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获取意义——比如书本的文学价值,这本书倡导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文中出现的语言现象等,教学时根据教学目标的侧重点进行适当的选择,还要引导学生领悟表达,进而领悟语言。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李焕焕 2021-06-07

    教师一定要和学生同读,并且要不只一遍的读,这样才能引领学生深入阅读。在开展阅读以前,教师可以写读书推荐,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读书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写书评、写心得。在交流之前,让学生通过做书签,写读书感受,写书评等形式,把理解的内容条理化,在交流时就不会泛泛而谈。读书交流要从整本书开始,又从整本书结束,保证书的内容在学生头脑中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徐丽杰1 2021-06-07

          整本书的阅读教学至少包括“启动”课、“跟进”课和“分享”课三种样态。这些课既可以在教室上,也可以在图书室上;既可以班级授课,也可以个别“小灶”;既可以规定阅读时间,也可以不确定时间;既可以由教师来上,也可以由学生来上,形式多样,才能碰撞出火花。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