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堂中实现有效的小练笔
陈艳鸽发起了话题2021-06-04
17
回复
65
浏览

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今天,“小练笔”也走进了语文课堂教学中。所谓课堂小练笔,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随机地学写一些小片断、小段落。它具有篇幅小、形式活、出手快、效果好等特点。课堂小练笔安排得合理,落实得有效,不仅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变得更加灵动和亮丽,更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那如何在课堂中实现有效的小练笔呢?

所有回复
  • duwanying 2021-06-05

    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课文中的训练点,把握读写结合的契机,巧妙地运用小练笔,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可以灵活仿写,引导学生模仿借鉴,能很好实现写作方法的渗透。再者可以读中促写,引导学生将日常积累运用其中。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zhangqinghong 2021-06-05

     如何让课堂练笔更为有效,避免形式主义的倾向呢?语文课素来有文道之争,笔者认为课堂练笔亦是如此.纯粹的文字训练易扼杀学生的个性情感,然而,过于偏重人文思想的练笔,对学生的语言发展并不一定有效.如教师们常用的你想对某某说什么,中低年级学生这样写,高年级学生也这样写.这样的练习,学生的语言品质又能有多少提升?因此,笔者认为真正有效的练笔既要触动儿童的心灵,又要让其在表达方法上有所领悟,也就是说要将人文性与工具性艺术地融合。时下,很多教师在设计小练笔时总是围着教材打转,哪里是作者表达的空百点,就让学生在哪里练,至于学生是否想写,又如何写却考虑得很少.这就使学生练笔处于被动状态,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wushan 2021-06-05

    此前在听一位前辈教师在执教《小木偶的故事》一课时,紧紧抓住文本的特点,将对话描写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在有层次的对话朗读之后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练笔:当小木偶拥有人的各类表情之后,他再次遇到狐狸之后又会发生什么事?小木偶可能会说些什么呢?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深究起来却有着丰富的内涵。首先它是情境的,在这里教师不是常规地问学生你明白了什么,而是巧妙地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自然点出课文的寓意;其次它是发展的,学生必须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思考才能完成这一项练习,这时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是一次综合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它是语言的,这样的设计是对前面对话学习的拓展和迁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对话在前面的语言铺垫之上自然有了新的飞跃,使得整堂课前后呼应,层次清晰。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高靖 2021-06-05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与文本真真切切地对话、畅谈,寻觅一个最佳的结合点进行练笔.让笔尖的滑动,从容地记录学生自己思想的轨迹,审视揣摩自己的体验与理解、创造和延伸.让课堂小练笔留驻课堂的无限精彩,真正成为语文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葛婧哲 2021-06-05

    要写好小练笔,充分地发挥它的作用,老师在课前要精心地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根据训练要求设计内容,题型多种多样,可以是续写,可以是改写,可以是仿写等。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抓住重点段落小练笔;抓住重点词句小练笔;围绕文章中人物小练笔;围绕文中特定场景小练笔。这样的小练笔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gaomeihe 2021-06-05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可见阅读和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阅读教学是学生积累语言的主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课文中的优美句子、精彩句段。真正有效的练笔既要触动儿童的心灵,又要让其在表达方法上有所领悟,也就是说要将人文性与工具性艺术地融合,我们在设计课堂练笔时,就需要为学生引这一江春水,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体验中,产生表达的欲望。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zhangxiujin 2021-06-06

    阅读对写作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积淀仰仗于包括字词句段篇章结构,写作素养等在内的诸多知识积累、提高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要指导他们调动情绪,意志力的参与和心智的投入,读的吸收才能倾吐到写上来.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但阅读课堂的练笔最终是为阅读教学服务的,或是课文语句优美,作为词语积累的练习;或是人物品质感人,作为感受人物品质的练习;或是文章结构奇特,作为模仿学习的练笔等。无论何种目的,都离不开为教学服务的宗旨。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焦真真 2021-06-06

    课堂小练笔的关键是我们能够“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结合文本找到适当的练笔引燃点,选准能牵动“全身”的那“一发”,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练笔的欲望。要点有:抓文本语言的典型处仿写,仿写是模仿文本进行的一种创造性的练笔训练;寻情感共鸣处拓写,利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文本人物心理所产生的共鸣,进行练笔,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扣文本“空白”处补写,这样的练笔是“情”与“感”的交融;延文本的结尾处续写,有些课文不写结局,留下艺术的空白,更富有感人的艺术魅力,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或情感发展的方向发挥想象,对文本进行延伸,学生的灵性就会在这样的想象小练笔里飞扬起来。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史晓红 2021-06-06

    读中促写,引导学生将日常积累运用其中。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讲究“小练笔”训练的方法。“小练笔”的训练一定要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使学生愿写、乐写、会写,使之达到训练的最佳成效。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guozheng 2021-06-06

    教材中的课文,有些内容叙述描写留有余地,为学生提供了思考、想象的空间,这是很好的练笔训练点。但要提醒学生:任何合理、大胆的想象,都必须是建立在对课文的主题的把握之上,故事情节的主线,人物的性格等等是不能变的。可以根据主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练笔,但人物的思想品质在本质上是不能改变的。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