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质上看,学习语文的过程是学习语言知识、培养言语能力的过程。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所以学习语文的过程又是一个培养思维能力的过程。复述正是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有效展现学生语言内化程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那如何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习复述?
语文课堂是一个以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为目标的教学过程。复述在语文学习中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复述的形式:第一,采用原文复述形式,让学生在理解了所学内容、了解叙述顺序的基础上,对故事内容进行复述。第二,采用创造性复述,学生学习课文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故事内容,用不同的方式改组课文,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叙述,以表达中心思想。
复述的基本步骤有五个部分,他们是(1)得到所要复述的语言材料。(2)对语言材料进行理解掌握。(3)编制提纲,理清复述的顺序。(4)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信息。(5)整合语言,将语言材料用自己的语言顺畅的表达出来。比如,高年级的表达能力提升了,想象力也更丰富了,这时教师可以对他们进行创造性复述训练。创造性的复述训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性的复述训练要求学生应重点把握以下要点:学生要完整的复述文章的内容;复述的过程中要流畅、有逻辑性;在复述时强调对文章细节的描述:使学生发挥想象,创造性的进行复述课文:复述课文要具体、生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