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于整个学科学习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那怎样做到“课外阅读课程化”呢?
阅读课的课型:导读推荐课、推进指导课、分享交流课。每种课型的侧重点和教学方法不同。应激发学生兴趣、讲授阅读方法、巩固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如果只是快餐式的阅读,这样收效甚微,因此我们在不断地探索将课外阅读课程化,在实施的过程中,首先,我们要明确三种基本课型:导读推荐课、推进指导课、分享交流课。老师要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读前做好推荐,引导激发读书兴趣;读中抓好推进,了解学生阅读进度,明晰学生阅读困难,教给阅读方法,开展阅读活动;读后引导交流阅读收获与感受。这样层次分明的阅读指导,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效果,提高阅读的质量。其次,关注阅读“兴趣、氛围和习惯。”还给儿童选择图书的自由,不赋予课外阅读太多的功利性。不建议在早期阅读中刻意进行积累词句,写读后感之类的附加条件。我们还要创设阅读氛围,“时时可读、处处能读。”再次,课外阅读是学生实践和有效运用读书方法的最好途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阅读需要进行有效的方法指导,放手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根据需要综合运用的运用多种方法,像识字一样,学方法。还要加强阅读分享,感受阅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