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教学大讨论
陈艳鸽发起了话题2021-06-04
17
回复
71
浏览

在想象中走进童话的神奇意境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童话常常采取夸张、拟人、象征等手法编织奇异的情节,营造浓厚的幻想氛围。那小学阶段童话教学应该如何教?

所有回复
  • duwanying 2021-06-05

    童话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简单的内容蕴含着丰富的哲理,给人以无尽的想象与启迪。童话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占用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学童话时,我们要尊重童真;留住童趣;注重理解;引导朗读;创设情境,感知童话;角色表演,情境再现。以此进行童话教学,从而培养学生想象力。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zhangqinghong 2021-06-05

    小学的童话要让学生品味诗性语言,童话以其生动的语言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来反映自然、社会现实和人们的心理状态。教学时,我们可紧紧抓住童话的优美语言,抓住重点词句,启发学生揣摩品味语言美。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wushan 2021-06-05

     

    小学语文课文内容中童话类型课文占据较大比重,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对童话内涵的理解,满足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渗透学生心灵,让学生具备想象的翅膀,才能充分发挥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真正价值。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高靖 2021-06-05

    童话是为儿童创作的故事,它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样式。好新奇、好幻想是孩子的本能,而童话里充满了幻想,儿童的思维特征就带有童话的特点,童话正可以把儿童带进一个超越时空的神奇的境界,使儿童的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满足。教师要善于指导孩子在阅读中想象故事发生的场景,并且根据不同角色的不同特点,展开想象的翅膀,具体地想象童话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变静态为动态,变无声为有声。通过想象,进入童话世界。由于童话本身具有的教育性、幻想性、科学性及趣味性,使童话成为教育儿童的有力武器,启迪智慧的有效手段,认识世界的奇异窗口。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葛婧哲 2021-06-05

    提高童话教学实效性是发展中低段学生阅读能力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我认为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听、读、演”教学模式,以便更大地适合小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让小学生真正地走进童话,感受童话中的真善美,提高学习童话课文的实效性。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gaomeihe 2021-06-05

    基于想象,把儿童带入故事的字里行间,让儿童成为故事里的一部分,逐渐提升儿童的想象力,尤其是奇思妙想能力,这是童话教学的第一要务。想象朗读,体味言语。只有边读边想,边想边读,让读与想的速度同步,让情感在关键词或词组中切入,方能在学生头脑中激活故事。也只有激活了故事的言语,才会带上感情、体温,让其在不经意间把言语渐渐沉淀成故事。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zhangxiujin 2021-06-06

    童话语言优美、明快、自然,语言反复,象声词多,富于音乐美,是非常适合朗读的文学体裁之一。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可见,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形式让学生进行朗读,如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为童话配音朗读、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等。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学生在自我朗读中也会有所感悟,也就有利于学生的语感等各方面的培养。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guozheng 2021-06-06

    教师要更好地帮助学生品味并实践童话语言的情感美和形式美,使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焦真真 2021-06-06

    充分利用插图,把握童话人物形象;鼓励个性朗读,尊重独特感受;领会学法,积累运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续编精彩故事。另外,在童话教学中,我们课堂教学设计重点要运用直观教学手段来烘托情境,以帮助学生拓展想象,加深理解和记忆。同时注意指导学生学习积累童话中形象的修辞以及优美的语句和词语,并能达到学以致用,从而来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史晓红 2021-06-06

    童话神奇的情节、真善美的人物形象,极具感染力。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形式让学生进行朗读,如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为童话配音朗读等。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的语感等各方面的培养。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