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这样教出好孩子》有感
陈艳鸽发起了2021-06-11
0
回复
14
浏览

读《这样教出好孩子》有感

   许昌市魏都区实验学校 张庆红名师工作室

 

作为一名教师,提起魏书生,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想做好教师,先读魏书生,相信这是对这位教育大家最为崇高的评价。作为一名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与教学问题方面,很多时候都是按照以前我上学的时候,我的老师的处理办法做事。我慢慢发现,很多方法都变成了过期药,毫无用处。最近我拜读了魏书生先生的《这样教出好孩子》这本书,使我受益良多。以下就是我的一点点体会:

要做到以身作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直接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强调身教胜于言教的道理,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躲到,而且要做的更好,在无形之中为学生树立榜样。

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要做到认真细心。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德者,师之魂。”因为我们是在教育学生,给他们关爱,帮助他们进步也应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是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医生只有在治疗疑难杂症中才能提高医疗水平,教师只有在教育后进生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

要在学生面前有一颗良好的心态,能够及时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能太情绪化,不把其他事情的怒气转借到学生身上,我们要给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乐观向上的心态。

要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更何况一名小学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我认为要做一名好老师,甚至必须有一河的活水。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渊博的文化知识。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书育人的资本,是将学生培养成才的必备条件,是教师必备的业务素质。

要做一位反思型教师。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课堂教学历来被称为“遗憾的艺术”。教案初成,往往难以发现毛病;下课之后,教学设计的疏漏不找自见。再优秀的教师,再成功的教学,也难掩瑕疵,所以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自我反思。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努力做一个反思型教师,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及时发现新问题,激发教师把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实际工作中,我们都有着自己的教学和管理经验,这是一笔难得的财富。它对于我们的教学,有着很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所以,对于这些经验,我们要善于总结,善于归纳,来发展提高自己。同时,我们还可以充分借鉴和吸收别人的先进的经验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教学反思,是教学实践中一个过程的结束,同时又是新的教学实践的开始。只要我们对教学活动坚持不懈地进行反思,一定能不断提高对教学的认识,发展教学实践智慧,在“反思—实践—反思”的螺旋式上升中,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

通过阅读,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肩负的光荣与责任。教育是一门艺术,我们要琢磨怎样才能发挥它的艺术性,正如书中我最为欣赏的魏老师的一句话:“当你每做一件极小的是,都能做得如诗如歌,有滋有味,你就能够享受快乐!”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