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等待,静候花开——读《孩子你慢慢来》有感
陈艳鸽发起了2021-06-11
0
回复
11
浏览

耐心等待,静候花开

——读《孩子你慢慢来》有感

许昌市魏都区实验学校 张庆红名师工作室 张修锦

台湾作家龙应台一贯以尖利敏捷的文风著称,作为华人世界最有影响的一支笔,龙应台的文章有万丈豪气,然而《孩子你慢慢来》却令人惊叹,她的文字也可以有万丈深情,对孩子成长的点滴记录,每一个字都是那么的柔软,是一个母亲从心里流出来的潺潺溪流。

我觉得这本书适合所有已经或将会成为母亲的人看,适合所有教育工作者看。这本书里面的文章,一改龙应台以往的笔风,完全是温情与理性交融、母爱的光泽与孩童的谐趣洋溢的生活散文。诚如封底所言:“这本书里的龙应台是一个母亲,与生命的本质和起点素面相对,做最深刻的思索,最不思索的热爱。它不是对传统母职的歌颂,它是对生命的实景写生,只有真正懂得爱的作家才写得出的生活散文。”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中的卷首语:“我在石阶上坐下来,看着这个五岁的小男孩,还在很努力地打那个蝴蝶结:绳子穿来穿去,刚好可以拉的一刻,又松了开来,于是重新再来;小小的手慎重地捏着细细的草绳。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着窄巷里这间零乱的花铺。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龙应台是个聪明的妈妈,她的孩子们是幸运的,她也是幸运的,在孩子的问题上选择了这样一个理智的做法:孩子,你慢慢来。是的,慢一点,我们可以感受上天给我们安排的是多么丰盛的礼物。更真切地感受爱,我们才会生出更多温柔的情怀,更多的爱。

龙应台的文字,如水般柔情,又如火般温情;其中带着女性细腻的美与善,又有令人倾慕的大智。所有的育儿书都告诉我们,在孩子的成长中出现了这样那样让你无奈的事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但在面对孩子时,所有的定力似乎都要打个折扣。我们忍不住要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对比,认为他样样都不应该落后,我们希望他有出乎意料的进步,却不能容忍他有任何形式意义上的退步,在潜意识里把自己对生活的期许都加在了孩子身上,希望他强大,希望他优秀,希望他不要惹麻烦。却忘记了,他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一切进步与成就都有发生的时间和规律。看过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深刻地感悟到应当学会宽容与等待,慢慢地,等待那些生命的必然的到来,等待生命的慢慢成长,这需要温柔的坚持。是的,我们不要处处做强人,就让我们恢复温柔的本性,让生命恢复它本来的美丽面目。

作为教师,正如孩子们的母亲一般,我们丰富着他们的学识与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影响着他们的人生甚至未来,但是,他们带给我们的却是孩童般的心灵,他们为我们展示着这个社会各种的美好面。这难道不是一种天赐的恩惠吗?

“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在现代如此快节奏的社会大背景下,人们对人生的态度也显得越来越急躁,就因为一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千万家长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班,千万培训机构应运而生,在这千千万万的希望与期待下,孩子们收拾起童心,规范地坐在课桌前,从语文到数学,从英语到理化,从钢琴到琵琶,从书法到绘画……家长用自己曾经想学的,认为孩子要学的种种课程填满了孩子的童年。一些家长挤压孩子的休息时间,不管孩子是否感兴趣,强迫孩子参加各类课外补习班,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敢问孩子们是快乐的吗?那些被逼着学来的东西真的全都会被坚持吗?而填鸭式的教育到底是帮助孩子提早了解了更多,还是毁了孩子的好奇心让他在今后会少了解更多呢?这种拔苗助长的教育,真的能让孩子成长的更快,还是反而毁了孩子的天真烂漫,天生的创造力呢?我们何不让孩子慢慢来,让孩子慢慢地学会识字,让孩子慢慢地与人交往,让孩子慢慢地观察世界。而作为一名老师,要去改变父母的教育理念上是需要长时间沟通的,但是努力在自己的工作中为孩子寻找乐趣,引发他们的兴趣却是一定要坚持实施的,多给孩子一些时间与耐心,按照孩子的发展规律来给予教育与指导,这样的教育理念应该更值得推广。

这本书很好读,特别是对于做了母亲的人,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会很吸引她。书中所蕴含的爱的气息,仿佛在这炎炎夏日里吹来的春天的气息,慢慢飘到我的心房,我的心界也好像变得静谧美好,不再那样急功近利。如果再有机会教育孩子,我不再要求自己的孩子像别人那样奔跑,我不再强求自己的学生非得优秀,不再强求自己的学生非得做任何事情都要快、快、快!我会等待他们,对他们说:孩子,你慢慢地走,慢慢认识这个世界,了解这个世界。所有真正爱你的人,都会耐心等待,静候花开!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