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的幸福》作者马丁·塞利格曼是“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不再关注传统心理学注重的“如何减轻人们的痛苦”,专注于如何建立人们的幸福感,并让幸福感持续下去。《持续的幸福》这本书中的幸福理念是在《真实的幸福》一书的基础上扩充而来的,在书中,塞利格曼具体阐释了构建幸福的具体方法。为了区分塞利格曼对于前后两个时期的“幸福”的不同学说,翻译者对《真实的幸福》的幸福看作是幸福1.0,而对《持续的幸福》的幸福当作是幸福2.0。下面是读第2章《不反弹的幸福——有效的积极心理学练习》的体会。
1.能不能持久地提升幸福感。有一项对彩票中奖者研究发现,他们在中奖后的几个月里会感到很幸福,但很快又跌回到他们惯常的快乐和抑郁水平。由此,有的理论家们认为,人们能很快适应曾经发生的人生中的好事,如发财、晋升或结婚等,因此必须继续收获更多的好事,才能提升已经开始下降的幸福感;如果持续得到了这样的好事,或者说,总是需要下一件好事,便能维持在“幸福的跑步机”上。
这样,就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地收获那些关于人生中的重大好事,我们能持续幸福感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2.从坏事的阴影中走出来。我们过于注意生活中的坏事,对于好事却关注不多。当然,有些时候我们需要分析坏事,以便从中吸取教训,并避免将来重蹈覆辙。然而,人们去想生活中的坏事,经常投入太多的时间。更糟糕的是,这种对坏事的过度关注会加剧我们焦虑和抑郁。避免这种情况的一个办法,就是更多地去关注并品味生活中那些好事。
由于进化原因,大部分人对好事的思考能力都远不如对坏事的分析能力。那些整天为一些好事而沾沾自喜、疏于准备灾荒的人类祖先,是活不过冰河世纪的。因此,为了克服大脑中天生的负面偏好,我们需要练习并提高关注好事的技能。
3.多想想好事。好事,有大有小,有重有轻,但都能使人产生愉悦,获得幸福感。在现实生活中,那些生活中重大的好事固然重要,但那些微小的好事也重要,都是保持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从微小的好事中获得幸福感,是可以训练的,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技能。
塞利格曼“三件好事”练习就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方法。他说:“每天晚上,都请你在睡觉这前花10分钟时间写下今天的三件好事,以及它们发生的原因。你可以用日记或电脑来写下这些事件,重要的是,你要有这些记录。这三件事不一定要惊天动地,也可以是很重要的。在每件好事下面,都要写清楚‘为什么会发生’。”如,妈妈给我买了一个书包,可以说“因为妈妈很爱我”。
4.多了解优点。塞利格曼说:“让病人更多地了解他们的优点,而不是一味地改正缺点,是格外有益的。”由于人更容易看到自己的缺点,看到自己的劣势,却看不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自己的优势,所以让人看清自己的优势,对于自己的成长是十分有益的。塞利格曼“突出优势”练习是一个很好的训练。根据他的练习提纲,我们可以创作简易的关于“突出优点”的练习。
你有什么优点,请一一列出来;
在这些优点中,你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
说说你这个最重要优点一个故事来?当然,故事具体一些好。
你曾经用这个优点做了那些有益的事情?
今后,你会制订并实施围绕这个优点的计划。
幸福是可以持续的,不论大小的好事都可以提高幸福感。我们必须从坏事的阴影中走出来,多想想好事,多了解自己的优点,并对想好事、想优点作一定的练习,是可以提升我们的幸福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