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感悟
my881106发起了2020-08-21
0
回复
8
浏览

   深度学习是一种课堂变革的理念和课堂教学的设计思路。“所谓深度学习,就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理解学习的过程,把握学科的本质及思想方法,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高级的社会性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成为既具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又有合作精神,基础扎实的优秀的学习者,成为未来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人。”深度学习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深度学习过程着眼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整体理解,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和方法迁移,并有助于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核心素养。教师要对教材进行二度改造,教材的二度改造并不是全盘否定教材内容,而是指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场地、器材和学生的实际,改编或增加一些有生活性、社会性和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一种愉快、向上、进取的氛围,以培养学生的动脑思考,动手实践的能力。

   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则是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开展以从具体到抽象、运算与推理、几何直观、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等为重点的思维活动,获得数学核心知识,把握数学的本质和思想方法,提高思维能力,发展核心素养,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逐渐成为既具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又有合作精神的学习者。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重点在于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和学习任务,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组织深度探究的学习活动,关注对学生的持续性评价。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体系的核心与灵魂。将数学知识与方法抽象出来,就形成了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运用,有助于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条件下的问题。如“鸡兔同笼”属于经典数学趣题,一直受到人们重视。引导学生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不难,难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其中的数学思想,学会把该方法迁移到新情境中,解决同类问题。教师教学时应渗透“模型思想”,让学生建立同类问题的解决模型。“鸡兔同笼”涉及2个物体,它们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存在相似点和不同点:鸡和兔都是1个头,但鸡的腿有2条,兔子的腿有4条,这是不同点。依据相关法则,建立两个等式,求解即可。在一系列探究过程中,教师启迪学生将“鸡兔同笼”问题抽象出来,逐渐引导学生迁移到新情境中,解决新问题。学生自已思考所能解决的问题,要让学生自已去思考解决。教师应该采用“先引后讲”,学生要“先想后做”的方法,引导学生想、去练、去主动探究,在自主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数学新课标指出,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收获活动的经验。在深度学习的理念下,教师有必要关注学生的活动经验,设计动手操作活动、实地调查活动、游戏活动等,践行“教学做合一”理念,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实现深度学习。如学习“周长”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拿着长方形、正方形纸型,通过对折,观察到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到长方形周长只需要知道长、宽即可,也就是知道一对邻边的两条边长度,即可算出其周长。正方形知道其中一边的长度,乘以4即可得出周长。学生之间的讨论,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打开思路,同时老师参与议论,及时了解情况,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对重点、难点处作重点讲解。课堂中要安排学生动嘴、动脑、动手的机会,学生就会展现出惊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当中去,在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地发挥指导作用,在关键处点拨,为学生的自主性练习扫除障碍。

   总之,我们要关注对学生深度思维的启发、引导和激励,引导其创新思考、亲身经历、实践应用,最终生成“有质量”的数学教学。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