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的真谛》一书,让我对教育这一词有了更多的理解。
踏入教师行业已有几年,在其中摸摸索索寻求一些教学、教育的方法。第一次踏上那三尺讲台,心里的忐忑至今都能非常清晰的感受到。讲台下的孩子们清澈的眼神让我又增加一丝勇气。在教学的过程中,出过很多错,也有过很多次失败。但没有过埋怨,亦没有过后悔。
由于青少年年龄上的限制,缺乏经验,因而本身便包含错误的可能性,这是一;环境不良,养成了许多错误的习惯,从这些错误出发,必然再造错误,这是二。因此教育的任务除了积极发扬每个儿童固有的优点而外,正是要根据事实,肯定他们的错误,从而改正他们的错误。
记得在刚刚当上班主任的时候,我做过一个问卷调查,问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学生的回答千奇百怪,但大概总结起来也就是,温柔、关心他们、体贴他们、有知识、能够和他们做朋友。在那一刻,我这个刚刚从大学走出来的老师下定决心,要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因为较年轻,所以大多数学生都喜欢我这个老师。但后来我在请教了许多老师之后,我才发现原来光是让学生喜欢是不够的,更多的是需要作为一个老师的付出和爱。但是这份爱也需要智慧。一个班的孩子参差不齐,他们所需要的关心是不一样的。孩子们的希望是一样的,希望老师能够重视自己,尊重自己,无论自己成绩如何。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犯错误是无可避免的,但是如何处理是一门需要我们认真学习的学问。
青少年不但有错误,还经常有错误。
上一届在我的班上有一个孩子,成绩不错,各方面表现都很优异,老师们都非常喜欢。在初二的时候突然出现了状况,整天上课萎靡不振,眼神空洞精神完全不集中,或者趴在桌上,或者还有打瞌睡的情况,这让我很纳闷,跟他简短的交流了几次也没找出问题所在。后来我从其他同学那里得知,他偏偏在这个时候陷入了早恋的漩涡之中,晚上会熬夜聊天,放学也不直接回家,要等女生一起。我没有直接告诉他这件事情的错误,而是找这个男生来组织一场班会,主题就是早恋。让他来搜集素材,让他来讲一讲早恋的危害。班会开的比较成功,大家都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也都认识到这种在青春期萌发的感情不能算是所谓的爱情。当我听到这个孩子自己说出,“我们应当有正确的意识,互相促进学习,互相见证成长,待我们都成熟了,长大了,这份美好才能绽放应有的光芒。”这句话时,我觉得我成功了一半。渐渐的我发现,这个孩子慢慢的又回到了最初的学习状态,上课回答积极,精力集中,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精神不振了,那么我知道我这个方法行之有效。青春期的孩子总归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而我需要做的,是在保护他们的自尊的前提下,帮他们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有一些表面的错误可能需要我们更深层次的了解,去找到源头,解决它。
同一届的另外一个孩子成绩在班上算是差的,本身也挺调皮,上课始终不愿意听讲,也听不进去,后来也开始了早恋,和一个校外的女生谈起了恋爱,发展到后来为之打架斗殴。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让我颇为头痛,这样的孩子没有组织经验,也没有办法以德服人,不能再用之前的方法,所以我只能找他谈谈。在前两次的交谈中,我发现这孩子可能从小养成的习惯,面对老师的教育只是加以敷衍,并没有真正的领会,学会了跟老师“打太极”,当时满口答应,可是事后依旧我行我素,并不会把老师的话放在心上。后来我从其他同学口中得知,这孩子家长离异。并且各自忙于生意,并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在这个孩子身上,我想,可能这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于是我找来他的父母,谈论了一下这个孩子在学校的一切表现,告诉了父母初中阶段对一个人一生的重要性。最后通过交谈,我更加确信了这个孩子现在的一系列表现,无非是因为在父母那里没有得到足够的爱,从而演变为寻找自我存在感,所以要做这些并不符合中学生身份的事情。从这一点下手,我再次找来这个学生,把父母也请来,当面让孩子将内心的不满讲述出来,父母也明白自己的失职失责,而孩子也清楚父母并不是不爱自己,只是方法不对。事后,这个孩子开始慢慢改变,他自己也主动告诉我他没有再谈恋爱了,现在他要专心的尽可能的多学习,为自己的今后作打算。对于这些孩子,帮助他们改正错误不仅仅是我的责任,也是我对他们的爱,我想要的,不是单纯的简单粗暴地纠正他们的错误,更多的是想仔细分析问题的原因,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育的全部奥妙就在于爱儿童。”
作为一个经验尚浅的班主任,我只能边做边学,在这条路上我还有太多太多要学习的东西。不过,对每一个孩子的爱在我这里都是平均的,对每一个孩子的守护都是我的责任。在漫漫的教育途中,孩子们都会犯些错,针对不同的孩子施以不一样的方法,可能我的方法并不是最好的,但我知道,要守护好每一个孩子,都需要爱与智慧,才能让这些娇嫩的花,在智慧的守护下,绽放他们应有的光芒。
错误让人心烦,学生犯错更让作为老师的我心浮气躁,但对孩子们的爱让我慢慢抚平自己的浮躁。在处理每一个孩子的问题时,我们都要从“爱”出发,用心呵护。
天空湛蓝、微风拂面,这样的风景是美好的,但也必须经历风雨的“摧残”。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颗种子,他们的成长会经历种种风吹日晒,这期间需要我们的密切关注和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正确面对错误,改正错误,让他们成长为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