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是学校工作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任何学科都肩负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使命,小学数学教学也不例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数学知识的讲解和数学思维的训练,还应该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审美情趣、正直的人格品质和积极的情感态度在“数”人的过程中“树”人,在“教”人的过程中“育”人。
发挥榜样力量,利用数学故事渗透
教师本身会对学生产生巨大而直接的影响。教师满腔热血、精神饱满地出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且自己的言行举止、严谨的教风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都会直接影响学生。教师要上好一堂课,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如写好教案,穿着干净整齐;上课时要充满激情、讲普通话、语言简明扼要、有逻辑性,这些都会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影响。低年级的学生学习模仿能力很强,会模仿老师的一举一动,掌握老师传授的知识,聆听老师的教诲,他们认为老师是一个好的学习榜样,同时也是他们能够接触到的少数成年人,所以老师要以自己为学生的榜样,学生德育教育融入老师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师的示范指导、榜样表现在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来感染学生,在学生受到耳濡目染的同时,老师也应该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学科的学习,离不开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数学教学中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发现,学生学习时由粗心大意的毛病,其实就是学习习惯没有被培养好。不同年级要讲授不同的知识,在小学生的数学讲授过程中,更要注重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兴趣的培养,而不是一味地让学生将老师传授的知识全部接受。比如,上课认真听讲、主动思考问题及提出问题,写作业过程中认真细心,注意数学符号以及数学运算法则的使用,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多多使用学到数学知识,让学生从小做到学以致用。这些从小培养的习惯,将让学生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