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生数学反思能力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一、调查背景及目的
在新课程中,要求学生不仅能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还应参与对学习成果的评价,并对自己学习的过程进行反思,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意识。为此,结合我们当前的实际,进行了此次关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反思意识的调查。通过调查分析,旨在深入了解学生的现状,以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我们课题组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二、调查方式
此次调查的主要方式是问卷法。共有 94名学生参加了调查。
三、调查结果
1.你对自己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兴趣的了解程度是( )
A.很了解42.55% B.较了解43.62% C.不太了解12.77% D.不了解1.06%
2.在动笔做数学题之前能理解题意,比较清楚“先求什么,后求什么”之后オ做题( )
A.总能这样27.66% B.经常这样44.68% C.偶尔这样27.66% D.从不这样0%
3.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能跟踪自己的思考过程,解题进程遇到障碍时,先尽量反思原来的解题思路,再考虑其他方法,必要时会修改原来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
A.总是这样32.98% B.基本能这样43.62% C.偶尔这样21.28% D.不这样2.13%
4.对解过的数学题尽量变换设问角度并重新求解( )
A.总能这样24.47% B.经常这样35.11% C.偶尔这样34.04% D.从不这样6.38%
5.每次做完数学习题后,一般是( )
A.与同学对照答案检查错误14.89% B.自己独立地检查作业42.55% C.马上去做其它作业29.79% D.寻求多种方法解题12.77%
6.知道自己在解题时常犯的错误吗?( )
A.很清楚44.68% B.比较清楚32.98% C.清楚一点18.09% D. 不清楚4.26%
7.数学题错了之后你通常( )
A.放在一边。4.26% B.找出错误,订正错题51.06% C.问别人正确答案是什么6.38% D.对错题进行反思,然后オ订正。38.3%
8.对自己在解题中常犯的错误能否采取措施以防再犯( )
A.能41.49% B.基本能46.81% C.不能6.38% D.不清楚自己常犯的解题错误5.32%
9.对曾经做错的习题及同类型的题,下次再做( )
A.从不再错37.23% B.有时还会出错60.64% C.经常再错2.13% D.总是再错0%
10.当你发现自己的数学成绩退步或者对某些知识、方法掌握的不好时,通常是( )
A.多做相关的练习题29.79% B.分析原因查资料复习或请教老师补上来40.43% C.等老师复习时认真听课补上来26.6% D.不知道该怎么办3.19%
11.每次数学测试以后能总结出一些经验和教训( )
A.总能这样29.79% B.基本能这样44.68% C.偶尔这样24.47% D.总不知道怎样去总结1.06%
12.当遇到一道你不会做的数学题时,你通常怎么办?( )
A.回顾课本,寻找方法40.43% B.请教老师,指导解法30.85% C.与同学讨论,共同解决18.09% D.放在一边,做其他题10.64%
13.你觉得用什么方法能学好数学?
A.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56.38% B.适量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24.47% C.重视反思和错题的整理分析18.09% D.其他1.06%
四、调查结果分析
1、据调查,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高,及学习经验的增长,已经有了一定的反思意识,形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而且通过调查发现,有很多学生并不习惯于依赖家长或老师帮他们能够自己对学过的知识进行过滤、整理。但是也有近一半的学生缺少反思的意识,学完之后再也不过问了,只等到老师带领着复习整理。这种现象在平时的教学中也经常能遇到,如第二天上新课前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或是学完一个单元后,让学生回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时,有一部分学生就丝毫没有印象,回答不上来了,可见他们在课后没能及时的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整理,缺少反思的意识。
2.数学作业(或试卷)检查意识较差。学生做作业老师批改,这已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了。很多学生数学作业做完便大功告成,至于检查作业对错那是老师或家长的事情,似乎和他(她)没有关系。时间长了,他们作业自我检查的意识便被泯灭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留意到,学生课堂作业做完后就急匆匆的交到组长那便出去玩了,考试的时候,只要试卷做完了就开始坐不住了,不是东张西望就是做起小动作,比如看其它的书,或是画起画来。由此可见,学生的检查意识较差,自我反思的意识仍然较薄弱。
3.数学思考批判优化意识较差。
所谓数学思考批判优化意识,就是指学生能够对已经解决的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作进一步的反思,对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进行整理、批判和优化,从中发现解决这类数学问题更好的解题策略、思想方法。据调查统计,学生有数学思考优化意识的人数比例很小。很多同学整天都忙于应付老师、家长布置的作业,沉重的作业负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他们没有时间也不愿思考“这道题我是怎么做出来的?还可以怎么解?还有没有更巧妙的解法?”等问题,因为他们的身心太疲惫了,他们多么想挤出时间来休息一下,玩一玩啊!
4、错误追因分析意识较差。
在调查中,我发现学生中存在很多这样的情况,当我告诉他(她)这道题做错了,他(她)会毫不犹豫的立即重做一遍,而不去思考我说错了没有,他(她)原有做法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错。这就是学生追因分析意识较差的具体表现。
五、今后工作的建议
根据观察及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部分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反思意识,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反思的意识较差,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予以帮助提高。
二、增强学生反思的意识。
首先要让学生有反思的动力。在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种充满民主色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反思的热情,让学生觉得宽松、自然,敢于质疑。在学生经过自己的实践、反思得出了结论后,教师要对学生的探究与反思给予适当的肯定,学生得到老师的肯定会很开心,其反思意识就会更强烈。另外,教师要注意把思维的机会、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对于学生的质疑不要采取回避、堵塞、应付和推委的态度,甚至置之不理的处理办法。要让学生遇疑不慌、处疑不惊,不受课堂时空限制,教师要因疑引疑、设疑质疑,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使其成为学习中不可替代的一个环节。
其次,要指导学生掌握反思的方法。如:在探究中反思,在结论中反思以及在反思后反思。总而言之,反思不仅是一种意识,还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不是一促而成的,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耐心的多启发多指导,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