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郭江红发起了2021-12-28
0
回复
7
浏览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任何人都终生有益,古人云:“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如能在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上下功夫,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可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达到双赢的效果。所以我们教师也要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 培养认真听讲的习惯

认真听课包括两方面,一是认真听老师讲课,另外是认真听同学发言。由于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很差,注意力容易分散,经常会发生听课“走神”的现象:老师在讲课时,有的学生在玩东西,有的学生在漫不经心地翻看一些与课堂上无关的书籍,还有的学生和周围的同学讲话等等。如果你仔细观察,虽然有的学生眼睛在盯着老师,但不像听讲的样子。还有的学生往往只注意听老师讲,同学发言时却没有注意听。

因此,我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以下方法培养学生专心听课: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不时用鼓励、表扬、眼神提示等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及时引导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课,听别人发言。其次还利用学生喜欢的游戏、竞赛活动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引导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课,听别人发言。另外,让学生勤于动脑,也是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一种方法。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同时,一定要鼓励学生多动脑,积极思考。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学习中,如果一个人的思维能够始终处于积极状态,那么,他的注意也就一定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高度的集中。

  二、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1.规范格式,认真书写。

我们要向学生讲明了作业书写的要求,例如:字迹要美观大方,每一行只能写一个算式,每做完一题,要空一行,做竖式时,横线要用直尺画,要求学生尽量想好了再写,少用橡皮擦,已经写错了,就应该擦干净了再写,否则,看上去不干净,而且数字也看不清楚,这样既会影响作业的正确率也会影响了美观等要求。

2.传身教,树立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作业书写好习惯。

要想学生有良好的书写习惯,老师的行为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上课时,板书设计要合理,规范整齐,书写应做到一笔一画,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竖式中的一条横线,都必须用直尺画,另外在作业批改时给学生的批语也要认真书写,一则让孩子能看懂,二也是给孩子一个示范。

3.认真读题、审题的习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不少的学生之所以把题做错,就是因为读题不认真、加字减字造成的。所以,教师要加强读题指导,使学生养成认真读题良好习惯。

  •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一门学科。在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表现为:无论上课或做作业时遇到问题,学生能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而不依赖老师提示或同学求出的答案。  

  • 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学生的智慧在手指尖上。”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从动手开始。通过学生做一做、摆一摆、分一分等数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知识的奥秘及内在规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紧扣时代脉搏,为学生铺就终身发展的通道。       

  •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课中的小组合作交流是一节课的重要部分,在这个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倾听他人发言,学会批判他人观点,和同学交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好时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坚持不懈的抓好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数学素质的学生。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