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儿童开启数学之旅学习心得
冯晓丽发起了2020-12-06
0
回复
13
浏览

6月11号晚上8点,跟着吴正宪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开启了一趟神奇的数学之旅。吴老师发自内心地热爱孩子,用自己的教学行为热爱每一个孩子,使每一个人都在她的课堂上得到满足,使每一个人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吴老师相信,“爱的核心是尊重,尊重儿童是更高层次的热爱、教育和保护”。吴老师在直播中和我们探讨了两个问题:儿童为什么要学数学?如何帮助儿童学好数学?吴老师认为要做到以下四点:①要保护儿童的兴趣和自信,②让儿童在生活中学数学,③让儿童在问题中学数学,④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们不能理解数学的抽象美,这也让孩子对数学产生了天性上的抵触。数学学习需要轻松和谐的氛围 ,有的时候,孩子经常会犯一些我们成年人看来不可理解的错误。实际上,人的大脑是需要思考、开发、运作、发育成熟。孩子与成年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天差地别的。有时候家长看来很愚蠢的错误,在孩子看来就是行得通的。这里我们往往会呵斥孩子,甚至冷嘲热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记住错误。但是实际上,这种冷嘲热讽只会让孩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对于数学产生惧怕的心理,最终数学永远成为了拖后腿科目。数学是需要逻辑思维,受天赋影响很大,家长需要做一个平等交流的伙伴,才能让孩子保持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才能及时纠错。让孩子建立起自信心。对于有困难,胆怯的孩子应当耐心的与其交流,找到他的难点和错误。进行真诚的评价和帮助,让孩子“有脸面”,才能让孩子在茫茫学海中保持一颗旺盛的好奇心。 
接下来吴老师又通过一个个翔实的课例,和家长一起帮助孩子怎样学数学。深入理解事实的教学,从而真正做到了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作为一名老师,更作为一名家长,我通过学习,又有了更多的感悟。儿童是活生生的人,儿童是具有丰富情感、有个性、有独立人格的完整的生命体。因此,我们要尊重儿童、理解儿童、善待儿童、学会对每一个儿童的期待与保护。让每一个儿童都能有尊严地生活在集体中。儿童是发展中的人,意味着儿童既是“有潜力”的人,但又同时具备“不成熟”的特点。因此,我们要充分相信儿童,要注意开发、挖掘儿童的潜能。儿童自己能做的事情教师不要包办代替,促进儿童的自我成长,要包容、悦纳他们的错误,并善于利用错误资源,使之成为促进儿童再发展的新能源。
   在数学学习中教师要通过身边熟悉的现实生活,帮助儿童逐步学会数学地思考,发现和得出数学的结论,感受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使儿童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使儿童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从而更加热爱数学学习。
最后吴老师给家长们建议:要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要让学生学会数学的思维,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做题,要允许儿童按照自己的速度成长,不要攀比和给予否定,要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为儿童做榜样。让我们用吴老师的一句话来共同勉励自己:让我们用爱心,责任,智慧呵护孩子的幸福童年,与孩子一起快乐成长。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