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射线和线段》教学反思
刘瑞华发起了2020-12-09
0
回复
17
浏览

《线段、射线、直线》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三单元的一个教学内容,这三种图形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但线段在二年级时有过初步的接触,因此我把线段作为本课教学的突破口,由旧知引出新知,通过典型的感知材料,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了解射线和直线的形成过程,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牢记它们的概念、特点等教学内容。

在本节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注重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因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会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课标理念。纵观全课,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数学活动,自主学习。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是一种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活动,是学生动手动脑的活动,数学知识的获得是数学活动的结果。本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学活动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让学生通过观察一根线得出一条线段的描述性定义,并告诉学生什么是端点,指出线段上有两个端点和怎样表示一条线段。在认识直线上,用图示与语言描述相结合的方法,引出“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的直线概念,重点让学生初步理解“无限延长”,就是好长好长,长得无止境的意思。怎样用图形表示直线,出示课件。通过对比的方法得出“直线没有端点,不可以度量”的特点。在认识射线上,通过观察引出射线的概念,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为学生在区分三者的关系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后我安排同桌合作完成一张有关线段、射线、直线的特点探究表,在此过程中,小组成员发挥各自才能,后进生也能在同伴的帮助下巩固学习了这三种图形的相关知识。

    二、联系生活,加深印象。

在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射线的特点之后,为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我设计了找生活中的例子,在学生的交流中,让他们体会到数学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同时我们也要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学生在举例过程中不仅巩固了数学知识,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要让每位学生都能动起来,教学活动要求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动手参与,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使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让学习好的学生回答问题而忽略差生的学习。要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都能发挥自己的才能,都能成功。所以,我在教学线段、直线、射线时,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学生参与面广,在全员参与中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逐步认识线段、射线、直线三者的区别。从始至终,全班每一个孩子充分参与动手实践,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数学需要,实现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当然本节课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比如引入线段环节时间比较长,把反馈检测的时间占用了。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空间观念上设计有点欠缺,不够完好。

作为一个教师,必须不断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找到教学的切入点,使教学任务得以实现,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发展。这也是我在教学中一直困惑的事情,是我在数学教学中应该进一步深思、探索之处。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