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心得体会
孙丽敏发起了2020-12-10
0
回复
46
浏览

今天,有幸在听了几位老师关于《角的度量》、《长方体和正方体》、《圆柱和圆锥》单元整体教学说课研究,真的是视觉盛宴,同时听了吴正宪老师的点评,更为我今后的教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感受如下:

一、大单元的整体观,经验与知识相互转化

本次展示的课例,几位老师在课前都进行了课前调研,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唤醒度量的自觉。使我深刻地理解到通过调动以往的经验来参与当下的学习,又将当下的学习内容与已有的经验建立起结构性的关联,从而使知识转化为与学生个体有关联的、能够操作和思考的内容。学生所学的知识不再是零散、碎片式、杂乱无章的信息,而是有逻辑、有体系、有结构的知识;学生不是孤立地学习知识,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当前的学习活动去联想、调动、激活以往的经验、知识,以融会贯通的方式对学习内容进行组织,从而建构出自己的的知识结构。

二、对学习对象深度加工

学生要抓住教学内容的本质属性去全面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而不是简单地掌握孤立的知识点或记忆更多的事实性知识。如吴正宪老师在评价《长方体和正方体》内容时,反问:“在这里,学生只要记住长方体的体积是长×宽×高就可以了吗?”当然不是,数学是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要知道所谓的长、宽、高指的是什么?要让学生把握事物的本质不是直接从教师的嘴里听到关于事物本质的文字描述,而是要通过学生的主题活动去把握,让学生与自己的正在学习的内容之间建立一种紧密的灵魂联系。

三、运用迁移策略,促进有效学习

今天所陈述的三个课例都运用了迁移与应用。如正方体的特征、正方体的表面积、正方体的体积都是运用长方体的知识进行迁移应用的。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积极创设各种有利于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教育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矛盾,独立思考和相互启发。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加强对学生活动的设计,使活动的内在结构以及活动之间的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求知、求异的探索态度,善于求新、设疑、迁移的学习能力,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动手操作能力。

四、以课标为依托,深入研究

通过今天的课例研讨活动,使我深刻地领悟到学习课标是进行深度学习、思考设计的前提,只有把课标真正得学懂、读透,领悟理解好课标的理念,弄懂内容、目标,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才能深入研究,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

总之通过今天的听课,使我深刻体会到什么是让学习触及学生的心灵,让学习助力学生发展,让学习深度发生。培养孩子们的核心素养任重而道远,我将会认真地研读课标、教材,沿着名师们指明的方向奋力前行。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