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导、思、议、评”四要素精品课堂教学模式的心得体会——孙丽红老师
张怀秋发起了2020-11-25
0
回复
6
浏览

关于“导、思、议、评”四要素精品课堂教学模式的心得体会

         孙丽红

“导思议评”是我们学校的教学模式,也是一大特色,作为一线教师的我,在教学实践中深有感触,下面我就浅谈一下我个人运用“导思议评”的心得体会。

    一、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也是如此,怎样的导入使课堂的“ 序幕”引人入胜呢?这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设计巧妙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他们的探知欲望,产生学习的动机。在我们的实际教学工作中,导入无非有两种途径,一是由已有知识导出,二是从实际问题引入。具体的方法因人而异,因教材而异,所以它形式多样,比较常用的导入方法有以旧入新, 创设问题情景,设置悬念,激起兴趣,开门见山,此外,有些内容可以根据需要,通过直观演示实验操作、游戏等导入新课,无论采取什么方法导入,都需要为我们的课堂服务,注意把握揭题时机,争取做到良好开端的作用。

    二、开放思维空间,鼓励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有了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作保障,那么开放思维空间,鼓励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便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

 首先,有了足够的思维空间,学生就会积极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其次,鼓励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提倡多元思维。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状态中,从不同角度思考,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是最有效的。

 巧设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强烈的好奇心是引发兴趣的重要来源,它将紧紧抓住人的注意力,使其在迫不及待的情绪中去积极探索事情的前因后果及其内涵。因此,在语文教学之中,教师应巧设问题。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而导入时设置带有悬念的问题,为上好整堂课打下了铺垫,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悬念,而且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准备。学生“找结论”的思维之弦绷得很紧,而且这样找到的结论理解、记忆的也很牢固。

 三、在议论环节中教师必须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值得学生小组合作,合作小组人数是一项要界定的重要工作,我觉得最常用。最实用的合作小组建构是将课堂中常规座位上前排两位同学为一组,成员之间必须有明确的分工,小组长、发言员、记录员。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通教师的参与指导分不开,因此,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应“袖手旁观”,更不能做下一环节的准备工作,而应当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接入,对各小组合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事,教师还应针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及时从他们的讨论中去发现问题,再及时解决问题中,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这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终旨。合作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只有适时恰当地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焕发课堂的生命力!

    四、评是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必备的环节,它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之中,有效的评价不是对知识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有利于学生准确、完整、牢固地掌握概念和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掌握;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及时的评价和正确的小结方法对于帮助学生总结重点,理清脉络,加深记忆,巩固知识,活跃思维,发展兴趣更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虽然评价的形式和方法多样,语文课的课型多样,并没有固定的小结方式,但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一种或多种小结方式,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要重视课堂小结,并引导学生自觉养成归纳小结的好习惯,让课堂评价真正的发挥作用。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