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fjx203681发起了2020-11-29
0
回复
37
浏览

2020年11月28日分享

听张志峰校长报告的感悟

听着张志峰校长的经验分享,看着他那蓬乱的头发,就能得出一个结论,这一位来自一线的实干家;从他那不再清澈的眼神里就能判断他是一位久经班主任战场的老兵。

真的是如他所讲:想,要壮志凌云;干,要脚踏实地;做,要坚持长久。

几点体会:

一,他是如此的爱学校,爱着他的魏县一中。

不管是提到魏县一中这个名字,还是提到校长、书记,那是满满的自豪和敬佩。

二,真干真出实效。

不管是他们的尖子生培养,还是高考备考,还是学生问题的及时处理,还是分包对抗,还是各项保障,都是实实在在的在做事,没有花架子,全是真功夫。

三,课堂实效重学生。

当他讲到一轮复习就是在搞“压缩版新授课”的时候,突然明白,这不正是我们正在进行的事吗!

当他讲到课堂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动起来的时候,也明白了,这就是我们现在正在努力的。

当他说到“讲不如练,练不如考”的时候,我们还用怀疑现在正在进行的练习与考试吗!

不管学生“死活”的一讲到底,只能是“到底”。

四,用心在做事。

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还关注学生心理,哪怕一个作息时间,都是亲自体验后作出规定的,如此做事,岂能没有效果。

五,抓住关键不放松

他们的“抓纪律促学习,抓教风促学风,抓班风促校风”,问题的解决就是这样抓住了关键点。“一个刺头被搞掉了,哪里还有还有刺头”,咱的班级里,如果没有良好的纪律,优良的班风,那就不可能有完美的学风。

六,不放过细节。

当学生的草稿纸都关注到并进行了规范的时候,可见在学习这个事上,“想到的,没想到的,人家都做到了”。

上一次会上,我建议,咱的课堂上也加大练习,并并且一个学科用一个本子,把课堂练习当成作业一样规范完成,抽空收上来进行批阅,这样不仅完成了作业(教导处规定,导固学案、摘抄本、错题本等不算作业),还规范了做题习惯,请酌情考虑。

这个事不仅是理科,文科也可以。学生七嘴八舌的说和自己静下来写出来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上一次在群里上传了几个图片,模板式历史答题,就是很好的证明,文科也需要训练规范。

七,思想工作是一切行动保障。

班主任需要时一个“洗脑专家”,其实每一个老师,咱都应该是做思想工作的高手,当咱说啥学生听啥,咱说啥他们做啥的时候,就不可能没有意外惊喜。建议咱的课堂5+20+15。5分钟搞个思想工作,组织一下课堂,尤其是咱普通班学生,“收心才能传授知识”,怎么着也得留10—15分钟给学生练习的时间,让学生动起来。当然这个时间分配不是三步骤的意思,而是分散进行,灵活把控。

“全员德育就是全面开花,全程德育就是全速前进”。

八,心态平和。

全员考试,不管年纪大小,都能接受,这就是一个良好心态。不管是对学生还是对咱自己,真的是自律则悦,他律则烦。

九,学会借力。

学科团队,身边专家,班级六人组,都是我们极其宝贵的资源,咱充分利用,完美激发,形成合力,所向无敌。

十,注意保存。

我们做过很多,丢的也多,每次看到专家报告中的如此丰富的数据,大量的图片,浩瀚的文字,都是钦佩不已。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试着把自己的工作记录下来,不管你是文字,还是图片。终归是要留一点吧。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模仿借鉴也能提高。粗浅体会,与君共享。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