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王景艳
fjx203681发起了2020-11-30
0
回复
13
浏览

教学反思

襄城县实验高中化学组  王景艳

时间匆匆,几乎来不及思考,一个学期又过去了。高考后我所教的班级已经由一(15)、一(16)成长成为二(15)、二(16),两个班级在曲折中成长,在成长中前进!我所教的化学学科也在曲折中不断提高,其中有经验也有教训。现在我总结如下:

一、经验

第一、认真做好课前预习,不预习不讲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亦是如此。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相吻合,就有了成功的快感;或者看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无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理解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有很高的价值。”因此,预习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效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我对学生的具体要求如下:

1、课前通读教材,初步理解教材,划重点,标难点。

2、填写《导学案》上的知识梳理部分和预习效果检测部分的相关内容,不理解的部分用红笔标注,必须出现“双色笔”,甚至“多色笔”。

第二、精准把握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为了实现有效和精准教学,我对自己提出了高标准和高要求:

首先,课前要做充分的准备,认真备课。“好课是认真准备出来的”。这里的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多反思。“备课是教师取得教学工作主动权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教师提高教育思想、业务水平和教学艺术的重要途径。”只有充分的备课,教师在课堂上才能游刃有余地把握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其次,精细化把握课堂,计划好课堂的每个环节。

比如说,课前我会认真检查学生的自主预习情况,并做详细记录和分类,上课时我一般会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通过投影仪进行展示。对预习好的同学,给予表扬,给其他同学们树立榜样,让其他同学向优秀学习、向优秀靠拢。接下来我会再让同学们快速回看预习内容,争取让同学们做到课堂上心中有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接下来的时间是课堂探究、同学讨论、学生展示、演板的时间,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及时的、精准化的表扬和鼓励,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成就感。让学生开心、幸福地度过一节节化学课。最后一定要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自己梳理知识体系,构建知识结构。另外每当学习完一个章节,我会要求学生把本章节的内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一方面督促学生复习、回忆重难点,另一方面有利于系统的知识体系的形成。

第三、落实作业,重视学习效果。

作业可以检查同学们的学习效果,可以加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可以提升思维能力,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作业也是高效课堂的延续,因此落实好作业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点。

我们的作业一般情况下都是《固学案》上的相关习题。根据学生及题目的具体情况,对《固学案》上的题目进行适量的删减或补充。成绩好的学生做容易的题,意义不大且浪费时间。差的学生做难题是小才大用。要让不同的学生在化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选题一定要根据学生情况,注意题目的难易程度,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优化习题,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第四、重视讲解针对性,有选择性的精讲详评。

1、借助课代表之力,及时了解学生所做题的具体情况,随时发现学生对知识点的接受程度,和同学们做题情况,及时改善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2、以新课程标准为中心,不考的尽量不做不讲,以免增加学生的负担。

针对每个知识点选择易考题、常考题精讲细讲,让同学们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又看到它们之间的区别,学会归纳总结,能举一反三,从而使新旧知识都得到进一步的理解与巩固。

3、旧题重做,制定“满分卷”,引导同学们及时复习巩固。

一般老师会在讲习题前对作业进行批改检查,忽略了讲过题后的效果检查。我发现我们班的学生存在严重的问题就是,光顾做题,忘记复习旧题目,因此我让学生旧题重做,制定“满分卷”,并且认真批改落实,让同学们认识到学习不要光顾着跑,还要回头看看自己把路是否走实在了,是否丢了什么,避免学习“走马观花”。

第五、建立做题模板,提高做题效率。

比如化学平衡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化学平衡图像是学习的难点,尤其作为初学者,很多同学无从下手,就算老师讲了,同学们听懂了,下次做题仍然无从下手。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把化学平衡的图像给同学们归纳总结模型如下:

(1)“先拐先平数值大”的模型

对于同一化学反应的化学平衡图像先出现拐点的先达到平衡先出现拐点的曲线表示的温度较高(如图甲)或表示的压强较大(如图乙)。

例如反应:2A(g)+B(g)2C(g),C、A的百分含量与温度(或压强)、时间的关系如下:

图甲表示T2>T1,且正反应放热。图乙表示p1<p2,且正反应为气体总体积减小的反应。

(2)“定一议二”的模型

在化学平衡图像中了解纵坐标、横坐标和曲线所表示的三个量的意义。在确定横坐标所表示的量后讨论纵坐标与曲线的关系或在确定纵坐标所表示的量后讨论横坐标与曲线的关系。

例如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A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和温度的关系如图:

定压看温度变化升温曲线走势降低说明A的转化率降低平衡向左移动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定温看压强变化因为此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压强增大平衡向右移动,A的转化率增大p2>p1

通过模型的建立,同学们做题的准确率明显上升,关于同样类型的题目基本不用讲,或者简单提示即可。

二、教训

第一、对学生管理不够精细化。

    总以为我们的学生已经进入高二,他们有相对强的自我管理能力,所以在平时布置任务时缺少落实。比如说,16班是从高一便开始课改的班级,学生整体能力不错,尤其是班级里每组的组长,他们课堂上很活跃,反应很迅速,回答问题积极,因此形成了错觉——班里整体情况挺好的。因此,平时对16班的管理相对减少,对单个同学指导不到位,没有做到精准管理、精准扶贫。成绩出来我傻眼了,经过成绩分析,我认为必须坚持对学生的精细化管理。我分析多次考试成绩,找出化学成绩差的学生一对一谈话,制定学习计划,上课多提问多关注,课下认真落实他们的作业及错题本的情况,提高他们“旧题重做”的频率,期待经过精细化管理克服16班化学成绩断层的局面。

第二、培优补差工作坚持不到位。

明明知道培优补差对成绩提高的重要性,也认真做过,但没有持久坚持!导致学生成绩没有持续进步。接下来克服懒惰、拖延,特别是对学生发展有利的一些具体措施落实时,一定要坚持坚持再坚持,防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往后拖,拖的结果最终可能就会以不了了之告终。

第三、配套资料应用时效性差

除了《导学案》《固学案》,我们还有配套资料金太阳的滚动卷。由于担心进度赶不上,滚动卷并没有及时让同学们进行滚动式练习,这种滞后性导致学生不能及时系统有效的复习巩固。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再接再厉,好的方法继续保持,工作中的不足及时改正,争取让让自己的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