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生活,享受教学,做名幸福的老师
时光清浅,又是一年!临近期末,亲爱的老师们!你是不是也与我一样,感叹时光的飞逝,岁月的匆匆!回顾一学期的教学,有喜悦、激情、失落和遗憾,即刻写下自己的感悟,作为新的学期的启航点!
在负责、热心的林老师的引领下,随着我校课堂改革的深度推进,我已由最初的迷茫、无所适从进入第二阶段,有意识的将“以学为中心”指引自己的课堂,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问题,并能想办法去解决问题,收获还是满满的。
刚开始接触课改,觉得课堂应该完全还给学生了,每节课让他们完成导学案知识梳理,有问题分组讨论,学生自己讲解,老师稍做补充,这就是课改了。刚开始感觉还挺好的,课堂比以前轻松,学生有时也讨论的热火朝天的。但是接着,问题就随之而来了,我发现习题课总是完不成计划,很多题同学们都不会,同学讲解说的不够清,我又讲解一遍,感觉效率太低,还浪费时间,慢慢的我的课又回到了从前。但我自己能真切的感受到:同学们的参与度低了,学习热情也不如以前了,自己的讲解也觉得索然无味。我忽然意识到,课改必须继续进行,但必须想办法,在不断的实践中,有以下的收获:
第一 、让“学”的每个环节都不急于赶时间,有充足的思考咀嚼余地。
记得开始的课堂,我存在种种急躁现象:比如,课堂我原本给同学们十分钟的自主学习时间,结果常常提前结束;同学发言,耐心不够,有时会打断该同学的思路,甚至有时,干脆自己说了算。好在发现及时,立刻解决。我发现当用心于对知识的把握时,时间并没想象的那么紧迫,而且同学们也能乐享其中。
第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层次设置问题,,让老师用心的“教”更好的服务学生高效的“学”。
将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这是课改的主导,但同学们的“学”与老师的“教”是密切相关的。我刚开始课堂的失败就在于“教”的目标不明确,问题设置没层次,对时间把握不准这些方面,这些都要及时改正,要优化课堂。在授过的课中,以金属钠为例,在讲到钠与水的反应时,我明确提出预习问题,实验步骤,展示时间等一系列问题,从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得出结论,都有同学们自己来完成,同学们表现的相当的棒!本节课大大的提高了同学们的参与度,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能力,是少数让自己比较满意的一节课,课后,一天的心情都是美美的。
想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听课绝对是第一选择。在我们贴心、负责的方组长的带领下,
我们化学组是高手如云啊!有两次获得同课异构冠军美丽、优雅的景艳老师,有获得特等奖镇定、果断的小迎老师,有获得特等奖幽默又具有亲和力的海红老师,还有知识丰富、幽默诙谐的关老师和崔老师等等名师。名师就在我身边,学艺好方便!通过听课,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
第一、要相信学生,学会放手;关注学生,培养学生。
可能在课改路上的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起初,同学们参与课堂的热情还是很高的,可逐渐的热情都被磨去了。我教的班级就是这样,开始同学们都争着讲解问题,后来就剩几个了。那么问题出在哪呢?当听完小迎老师的课后,我震惊,我豁然开朗。
记得,那次小迎老师讲的是习题课。我早早的来到教室,班级里的同学们就做好上课准备,大声诵读知识点。铃声一响,一位同学就站到讲台上,开始上课,前20分钟,这个学生就讲了一道题,这段时间,小迎老师就是静心的听,不打断学生。亮点在于:该生无论是教学用语、板书还是问题设置都自然而完整,对于一学生而言,堪称完美!当时我都听呆了,好震惊!这样的课堂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练成的。这里融入了老师的用心与付出,以及对学生的信任。想想自己的课堂,感觉好失败。
好在这指引了自己的前进方向:要相信学生,不能老不放心,再进行无谓的重复;对于有能力的学生,要给予关注,注意他们能力的提升,真正把他们培养为老师的得力助手。
第二、简化教学手段,教学语言,简化课堂,提高上课效率。
在授课过程中,时常出现完不成本节计划的情况,一直挺苦恼的。在听了亚伟老师的课后,我的答案更明确了。无论是新课还是习题课,他的课堂流程都比较简洁,每节课任务及时完成,还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以习题课为例,他的流程就是:
听完亚伟老师的课后,感觉就是:整节课简洁而流畅,课堂设置紧致而有序,效率比较高。对比自己的课堂,就有点繁琐冗长,比如课件要简洁,不能因图片、实验有趣就加进去,习题讲解要有针对性,做合理的延申。总之,简化课堂。可是什么事情都是说着容易,做着难,要想有结果,必须付出,必须坚持!
给大家分享一个有关学习的段子:原以为复习是查漏补缺,谁知道复习了才知道需要女娲补天,结果补着补着才发现还是得请精卫填海,最后才发现,其实最好还是请盘古来个开天辟地!也许段子有点夸张,可当老师的应该都有这种感受,即使你强调过100次的知识点,同学们还会给你第101次的机会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处理?海红老师的课堂可以给我们答案。
她教的两个班的化学成绩都特别优秀,我觉得她课堂上细节强调到位,教学指令明确而具体,对易错点让同学们进行重复练习。重复性教学不是有趣的教学方法,但却是有效的方法。这些我都贯穿于我的教学中,所以对同学们常出的错误,我们不要只在口头上说,还要将他们的错误放大,用展台给展出来,这样才具有说服力,不然很多同学还认为我们是跟他们闹着玩呢!
以上次考试为例,一道题需要填写“蒸发皿”,可有的同学不小心写成了“蒸发血”。为了增强同学们的记忆,我还给他们创设了个意境:同学们,昨天晚上,我在办公室改卷子,改的好害怕!“为什么呀?”同学们一脸关切和疑惑,“因为我眼前时不时会出现‘蒸发血’啊,你说吓人不?”。接着,我把拍的照片让他们看。诸如例子很多:将“NH3·H2O”写成“NH4OH”,“圆底烧瓶”写成“蒸馏烧瓶”,离子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不分等等,这一系列的错误我就用实例展现给他们,他们才会重视。我们允许他们犯错误,但不能容忍他们次次重蹈覆辙,这就要求我们工作做的更细致,更明确。
三、做一个不断学习型的老师,提高自身素养,做名让自己满意、让学生满意的棒老师
现在的同学们,信息来源广泛,都是事事通。也许他们的学习不是最出色的,但其他方
面可能是一流的,倘若他们的老师仅仅是一个“教书匠”,那他可能会对你一屑不顾哟!自然就谈不上喜欢你这个老师,爱上你这门课的。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首先要拥有过硬的专业素养,这样在教学中我们才能游刃有余,让同学们心服口服。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多读书,就像我们学校的读书活动,我蛮喜欢的。总之,教育没有尽头,也没有完美,只有通过我们不断的摸索,去不断的完善。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我们坚决不能止步不前,应不断学习,逆流而上!
记得朱光潜先生对艺术家有过这样的描述:凡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我觉得这句话,对我们教师也具有启迪意义。我们的教学工作量大而且重复,那么就让我们具有一点诗人的情怀,为平淡的教学增加一点意趣,用我们的匠心做着极致的事!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是教育的真味,也是教育的胜境。在新的一年,且让我们怀一半诗心,一半匠心,感悟生活,享受教学,做一名幸福的老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