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心得
充实的生活总是过得很快,转眼间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结束了。一学期以来,本着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的心态,我认真地备课、上课,注重了解学生的听课感受,根据学生的反映,不断去调整自己的课堂设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我做如下的教学反思: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本学期开学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我就发现今年的学生和往年相比,有一些新的情况。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不够且参差不齐,吃苦能力不强且眼高手低,学习态度不正且自命不凡。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这学期我所带的两个班级一个是实验班,一个是普通班,学生的基础差异很大,尤其是普通班6班的情况很不乐观,但是一个学期下来,经过不多的沟通了解,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从课堂入手慢慢走进学生的内心,潜移默化的去影响转化学生。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师生之间更加紧密地合作,让学生心甘情愿的去学习,这样才能达到教学效果最大化。
二、做好必修和选修教材的衔接。
高二化学是处高中教学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阶段,必修和选修教材始终是高二化学教学中要面对的问题。如果衔接不好,使他们过早地失去对化学的兴趣,甚至打击他们的学习信心,学生的成绩就会下滑,而一蹶不振。进入高二后,化学教学在原来必修一和必修二的基础上进入选修四的学习,而选修四是对原来只是的进一步加深和拓宽。我认为只要必修和选修教材的衔接,抓住了高二,也就抓住了整个高中。必修和选修教材难于衔接是由于教材、学习方法及课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做好基础知识衔接,实现化学平稳过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化学用语、原子结构与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反应速率、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物质分类与酸碱盐相互的关系、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化学计算能力等。
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部分学生认为化学是很容易学的学科,没在化学上做多一点的思考与练习,还以初中化学的学习方法与要求在对待高中化学的学习。部分学生学习的过程有轻浮的倾向,在化学的学习中,只对做实验,看现象有兴趣,对现象的描述及完善没多大兴趣,学习内容稍有点难度或抽象化一点,就容易表现出不耐心不主动,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举行学生座谈和学习经验交流会、多上实验课和多媒体课、讲授一些化学发展史知识等。
四、辅导课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每当晚自习时,我不是简单地坐在教室,而是充分利用师生短暂的共处时间,解答学生的各种疑难。在辅导过程中,一旦发现有某个问题被集中地提出,我就会马上反省自己的课堂教学是否有哪个知识点教授得不够清晰,并在下次课堂上进行改进后的讲解。实践证明,这样很好地实现了教师和学生、课前和课后的互动。在教学工作中我会经常遇到各种疑难,除了自己解决,我还主动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以求不断进步。
五、反思与总结才是真正的成功之母
本学期第一次考试,我多带的班级成绩很不理想,尤其是23班和24班的化学成绩有6分之差,给了我很大的警醒。考后我和同学们做了大量的分析。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好考后的总结工作。是不不可怕,怕的是不知道为什么失败。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班的同学们细化课堂,梳理知识点,同学们之间相互督促哦,成绩有了很大的起色,我认为反思与总结才是真正的成功之母。
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它以大量的实验为基础,形成了坚实的理论体系,然后应用于广阔的科技空间。虽然化学属于理科,它有着很大的文科特点:内容多、知识碎,大多是实验结论,有不少知识只能知其然,而无法探究其所以然,只能记住。甚至不少老师都赞同化学与英语的相似性,说“化学就是第二外语”,化学的分子式就相当于英语单词,化学方程式就是英语的句子。相当一部分学生觉得化学枯燥、难学,虽花了大量时间,但收效甚微,对学习缺乏自信心,但与此同时,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和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多联系实际生活,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这对他们学习信心地树立,成绩的提高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