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无止境 砥砺前行-----王亚伟
fjx203681发起了2020-11-30
4
回复
27
浏览

教无止境   砥砺前行

忙忙碌碌一学期又要结束了,回想起这一学期,自我感觉很充实,一直在学习、一直在摸索、一直在改进、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实践……有一种强烈的想法:努力学习吧,教无止境!

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承载了所有师生的希望,提高课堂效率一直以来都受到了所有人所重视。新课堂的精髓是在“引导”二字,实施关键在于几个改变:教师由“主体”改变为“主导”;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改变为“主动的探究”;课堂由“单边的讲授”改变为“多元的互动”;由“教师讲,学生记”改变为“独学、群学、互学”等,方式多样,方法灵活,课堂灵动,是每一节课都变得更有温度,更有效果。追求高效课堂,就是追求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高效,学生学得愉快、高效。

实际上,教师课堂上的轻松完全来自于课前的不轻松。我个人认为,只有符合以下三个标准才能称为高效课堂:首先,必须让每个学生在课堂的每个时间段不能闲着,都有与学习有关的事情去做。其次,一节课下来,达成课前所制定的三维教学目标的程度要高。最后,一节课从始至终必须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

经过实践、摸索,我结合自己在平时教学的所做、所为、所见,简单的反思一下自己这一学期的教学:

  • 课前做好充分准备,为课堂的构建打造坚实的基础

课前须精心准备的内容有很多,一节合格的课堂倾注了教师很多的心血:比如为学生提供优良、平等的学习环境,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预习、查阅相关资料以及抓好三级备课等。我从指导学生预习和备课两个方面简单谈谈自己的做法。

1、指导学生预习

预习不仅可以能培养自学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能帮助学生提前消灭听课中的“拦路虎”,还可以开拓思路,提高学生听课、记笔记水平,由此可见预习环节的对课堂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学校选择了金太阳推荐的《导学案》,经过教师们的改编、删减、调整,比较适合我们学校学生的学情,也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的预习。我要求学生根据《导学案》的主干知识,先“通读教材”,找到主干知识的教材理论依据,加深印象,并作适当记录。然后尝试着做《导学案》的练习——预习效果监测。检测效果如果良好,就进入“思维探究与创新”进行重难点探究,这个过程或许会不如人意,就需要在课堂上进行探究、讨论,进而解决重难点。

2、加强备课

备课,不仅仅是写教案,而应该是为课堂教学准备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许多方面。

首先,要通读教材,备好教材。教材才是知识之本,舍去教材,只强调笔记,强调做题,虽然也可以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对于基础的知识,或者非重点知识难免会有模糊不清的地方。而通读教材,能够有效了解教材涉及面,所以,一定要备教材,也要让学生通读教材,做到“有本可依”,不能“舍本逐末”。

其次,要备好学生。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根据学生的基础设定每一节课的学习目标,提出不同的问题,做出不同的引导来督促学习。所幸,我是一名班主任,有充分的时间了解学生,和学生交流。

再次,备好提问的问题,这个准备和第二条是相关的。再熟悉学生情况的基础上,设计好不同层次的问题,步步延伸,让学生递进思考,引入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都在于这些关键问题的提出了。

最后,备板书。板书最能体现一节课的根本所在,所以板书设计不可马虎。板书要能够体现本节课的主要知识脉络,能够标注出重点知识,也便于课后的回顾复习。在某种程度上说,合理的板书设计,是最直观的评价课堂的方式。

所有环节之后,才能写出一份满意的教案来。

二、优化课堂教学的时间安排,努力打造学习型课堂

课堂教学时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它决定着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和结构的安排,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势必成为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老师课上讲得太多,留给学生独立思考、讨论练习的时间太少,使学生容易出现倦怠、厌烦等不稳定情绪。课上讲得太少,讲课内容太粗、欠透,课堂结构松散,至使学生吃夹生饭,久而久之造成松懈、涣散,课堂教学效率极低。所以,我们要多思考,更新观念,变教室为学室,变课堂为学堂,变教时为学时,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要效益,努力打造学习型课堂。

一般来说,高效课堂的一节课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的讲解及点评和学生练习三部分构成。按照我们学校的要求,每节课老师所讲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剩下的时间就交给学生自己去支配,但是要注意学生练的时间不宜少于15分钟。这里的“练”包括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训练。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少讲精讲,多学多练。教师要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时间。

课堂环节的选择上,课改办的林主任曾经给我们了四个参考课堂模板,每一个环节都有建议时长,这很好地指导了我的化学课堂。在合理分配和利用时间的同时,还要注意节约课堂时间。上课要守时,不迟到,更拖堂等。只有以自己的时间观念影响学生时间观念,帮助学生制订时间安排,反思时间利用情况,重视各个环节的时效,让学生学会经营课堂40分钟,让它产生最大的效益。

三、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探究最佳教学途径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任务是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将自己作为“模特儿”,向学生介绍自己如何讲求学法,摸到窍门、取得成功的经历和体会,使学生感受学法的神效,激发起掌握新学法的积极性。另外,我还指导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引导学生顺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养成学生发问的精神,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

四、精选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内容,强化对知识的消化和巩固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我重视的学生练习情况分为两个部分: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课堂练习是我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的训练活动,穿插在教学过程中,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最佳途径,因此我选择与教材习题紧密结合,且基础、典型、新颖的题写进教学课件,用于课堂展示,限时练习。

课外作业是一个增效过程,是对课堂知识的延伸和强化。布置要及时,同时还要加强对作业完成情况的检查,防止部分学生的“偷懒”,重视学生反馈,强调正确使用化学用语并规范答题。 对于作业中的共性问题我会全班讲解,个性问题单独解决,绝不积压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五、强化监督和管理机制,确保学生全员高效参与课堂教学

我们学校的生源素质不是太好,许多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课堂教学效果也不好。所以,课堂上要保证每个学生都全程、高效参与,必须有监督、管理以及约束的机制。比如每个学生的课堂练习都必须交,还要按时交,哪怕是个别学生交白卷。对于完成情况不好和交白卷的学生课下要找其谈话,要让这些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在小组学习中,每位学生都必须积极、主动参与,确保每位同学每天至少举手发言一次;课堂上各项活动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不得拖沓;写错的作业必须更正,更正时要分析错误原因等。

六、在曲折中行进,在行进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中进步

忙忙碌碌一学期,教学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感触,蓦然回首,发现自己存在一些问题。

1、旧题重做的“满分卷”落实有时候不是很到位,没有一直坚持。

2、自觉自愿参与讲题的学生固定,有部分学生尚未积极参与课堂。

接下来,我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各种渠道学习,争取早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让我的课堂效果上一个新台阶。

所有回复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