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理论与方法》一书后,我受益匪浅,收货颇丰,有很多在心中疑虑、思索了问题得到了解决。幼儿体育活动是幼儿教育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培养体、智、德、好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不可缺少的主要方面。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未来的成长,民族体质的康强,人才的培养,国家的旺盛蓬勃都具有主要意义。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体育作为全民素质体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和重视。生活离不开体育锻炼,而良好的体格又必须从小开始培养。
《指南》健康领域中指出“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地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围绕《指南》健康领域目标及核心要点,《指南》的动作发展核心要点:1、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幼儿阶段是身体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及灵敏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只有获得这些基本身体素质的发展,才能为今后的动作发展打好基础。根据《指南》精神中提出的教育建议:1、利用多种活动发展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如:走平衡木,或沿着地面直线、跳房子、踢毽子、蒙眼走路、踩小高跷等游戏活动。2、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如:鼓励幼儿进行跑跳、钻爬、攀登、投掷、拍球等活动。玩跳竹竿、滚铁环等传统体育游戏。平衡练习是大班幼儿基本动作练习的重要内空,我充分利用幼儿园的各种资源,开展动态平衡和静态平衡的练习活动,目的就是用效地促进大班幼儿平衡能力的发展。
我自身出现的问题一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是我对于体育的理解依然还是过于混沌和狭隘,把竞技、健身、锻炼等等简单的混为一谈,导致从体育课程的架构与实施都存在一定的偏差。另一方面是在各学段体育的实施中,成人主导和给予的太多了,并没有真正的去思考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动机等问题。纵观我们各学段的体育,无一不是教师们挖空心思的架构活动的内容体系,考虑如何传授方法与技巧,花样越来越多,手段越来越巧,因为我们觉得体育很”专业“,必须要进行通过专业的教授学生才能够掌握。幼儿园的体育活动更是被误导,盲目的跟风乱折腾。往往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学生参与体育的动机和参与的形式。恰恰是因为参与动机并不一致,所以我们的孩子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参与,才会导致我们虽然努力的在进行所谓的改革创新,但依然没有改变学生最终兴趣依然不高,习惯依然没有养成的尴尬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