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
鄢陵县县直幼儿园 王旭阳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我受到了深深感触。这些建议使作为教师的我们有了更明确的方向,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她就像一盏指路明灯一样,指引我们前行的道路。
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式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一棵棵干渴的灵魂。它像与教师面对面一样,针对着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在读到“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段时,确实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作为一名幼儿老师,的确发现时间总是不够用,每天总是备课、制作教具、上课、写反思等,一天的时间茫茫碌碌过去,可收获却不大。
《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的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他还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他的风采吸引了在场的所有的老师,别人问他,“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在结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我们总是在抱怨着时间的流逝,如水似箭。老天总是最公平的,它给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问题还是处于疲于应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自己而没有主动去做事。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于抱佛脚。有时为了一节公开课,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网上和杂志上搜索着相关的图片和知识,有时为了写一篇论文也是绞尽脑汁趴在电脑前浪费时间。想起来真是可悲,我想这就是平时不学习,急来抱佛脚的后果。书中提到: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试问,从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都应该主动的去学习,因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这是作为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一个真正的人应该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的读过一二百本书。我在反省自己:我又看了多少书呢?
苏霍姆林斯基用他三十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向我们阐述了许多伟大的真理,,虽然它来自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但他闪光的思想对我们这一代来说,丝毫不显过时。我想教育的问题是共性的,它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或消失。
另外,这本书对我触动最大的是他字里行间洋溢出来的是对学生的那种人性化的尊重与热爱。一切的教育方法都是基于对孩子成长的学习需要而引发的,在那里,教育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虽然有国别的限制,但我仍深深地感受到教育者对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那种神圣的尊重。书中还特别重视德育教育,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重视对学生足够的尊重,是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在大师眼里,德育教育绝对不是空洞的说教和口号似的响亮文字,而是生活中的细节,是一个微笑的眼神,一句亲切的话语。应当教会儿童去爱,而不是教他们去谈论爱,应当教会儿童去体验和珍藏自己的感情,而不是教他们寻找词句去诉说并不存在的感情。反思自己的教育是不是缺了些什么?在阅读过程中,我从苏霍姆林斯基清新的笔调中读到了很多的东西,他没有空洞的理论训导,而是以提建议的形式,将他对教育的认识和体验与你娓娓道来,他不喜欢大而空的说教,而是深入你的内心,联系教育生活的实际,用了很多生动的事例和实际体会,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阐述的生动,给我们提出了许多饱含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建议,整本书读来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那些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的阅读和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