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走近儿童的世界》
zhangjing发起了2020-11-24
0
回复
8
浏览

《观察:走近儿童的世界》读书心得

 

虞永平说过:“幼儿园教师应具有六个专业基本能力,第一是观察能力。”幼儿行为观察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的具体表现,更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指出:幼儿的行为反应是对教育工作最客观、直率、真实的评价,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反应,把它看作重要的评价信息和改进工作的重要依据。

《观察:走近儿童的世界》这本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的理论观点、观察表格,而且还为我们提供了案例研究,一步步引导我们去学习、思考和实践。这对于我们在做幼儿行为观察的各项跟进教研有很强的促进作用。我和老师们一样从刚开始对行为观察的迷茫到现阶段行为观察作为我们常规教研的一部分,以教研组为单位,边学习理论,边展开实际的观察、记录、行为解读工作,以我一直参与的一所幼儿园的教研“区域材料的有效性投放”,结合《观察:走近儿童的世界》这本书进行反思。

区域游戏是幼儿园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实际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材料的过程和幼儿自主选择、操作与摆弄材料的过程融合起来进行的。要使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发展,就必须提高游戏质量。而影响游戏质量的关键因素就是游戏材料。丰富而适宜的材料,为每一个孩子提供了活动的条件和表现自己的机会,是决定幼儿主动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玩耍中各种能力得到提高。

我们的教研活动一直围绕“区域材料的有效性”开展,老师们在不断的学习研讨交流中达成共识:游戏材料只是游戏的一个必要条件,在没有与游戏有关的直接和间接指导的情况下,游戏材料本身不会有教育意义和可解释性。而观察,是了解及评价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兴趣及能力表现、了解幼儿个体和群体信息的主要途径,同时也能为教师调整材料提供依据。在区角活动中,材料调整的秘诀是要学会观察幼儿对所投放材料的反应。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外显动作和语言表达以及对材料的摆弄状况,分析出幼儿的需求,及时调整材料。它关系到幼儿对材料的兴趣,材料本身效益的发挥,是幼儿成功与材料互动进行建构学习的基础。
   “观察”活动分为:1.对游戏材料的全面观察。2.针对具体材料的个例观察。3.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4.游戏活动中的随机观察。对教师们的观察分析与记录进行批阅和点评中也发现分为两种:即刻观察的分析调整和过程后的分析调整。

通过开展儿童的行为观察活动,孩子们在更加自由、自主的宽松、愉悦环境中畅游、体验、感知、创作、探索游戏带来的乐趣,并从与游戏材料的有效互动中得到发展。通过观察,不仅可以了解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认知发展水平,同时了解幼儿社会性情感及其他方面的智能强项。不仅了解幼儿的经验背景,同时了解幼儿富有个性特质的学习风格;不仅了解幼儿与材料互动的一般的表现状态,同时了解幼儿隐含的、潜在的能力倾向。我们从多种角度充分的观察孩子,简单易行的记录分析孩子,其价值不是为了评价孩子,而是为推进儿童情感能力态度的发展提供策略依据,同时也为材料调整奠定基础。 

通过幼儿行为观察工作的不断探索实践,我收获了很多的成长和经验,我逐渐感受到了观察的重要性,观察理念从观察孩子到发现孩子,观察意识由要我观察到我要观察,观察程度从看到到看清、看懂,甚至看透,在此过程中,我也体验到了观察的快乐!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