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
张桂敏
这几天我在看《教师的职业道德底线和时代提升》这篇文章,里面说到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被人们传诵了几千年。幼儿园教师作为人的心智的启蒙者,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要“教书”,传递知识技能技巧,重要的是要“育人”。只有立身为教,为人师表的幼儿老师,才能正面地教育、影响幼儿,肩负起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然而,在当前的新闻、网页上搜一搜,总有一些关于幼儿教师师德缺失等负面新闻。不可否认,当前幼儿教育中确实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
幼儿的学习特点决定了幼儿园教师更要以身立教。幼儿园教师,是除了父母之外幼儿接触时间最长、关系最密切的成人,是幼儿模仿和学习的重要对象。所以,幼儿园教师的言行对幼儿的影响很大。 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决定了幼儿园教师要以身立教。 有的家长常说:“在孩子的眼中,老师的话就是圣旨,老师所说的、做的都是正确的。”不错,幼儿因社会经历少,掌握的知识有限,不能明辨是非。特别是年龄越小的幼儿,这种能力越弱。所以,幼儿没办法像中小学生那样有选择性地进行模仿、学习,只要是呈现在眼前的动作行为,都是他们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因此,一个具有良好的师德、较强的责任心的幼儿教师,必须意识到自己本身就是一本书,自己的言行举止就是书中的内容,要把自己当成一本活教材,以身立教,树立良好的、正面的师德形象。 目前幼儿园教师师德存在问题的重要性是不可置疑的。但是,搜索一下网页、浏览一下新闻、观察一下幼儿园,幼儿园教师的一些负面的行为的确让人心寒。我认为违反师德规范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自身道德素养缺失,树立反面的形象。
在过去一段时间,教育中过分强调知识的重要性,使很多教师认为具有了广博的学识、精湛的专业,就具备当教师了的资格。于是在幼儿园言行举止。
2. 法律意识不强,导致违规违法的教育行为。这类教师不仅道德素养缺失,而且法律意识淡薄,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社会是不断进步的,知识是不断更新的,时代对教师的要求也是不断改变的。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只有不断接受再教育,和社会保持密切的联系,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保持持续的工作激情。对于教师,应做到: 1. 更新观念。幼到接受再教育不是在应付任务和修学分,而是对自己的知识素养是一种促进、提升。
2. 提高学习能力。幼儿园教师实际工作经验多,学习理论知识的能力有待提高,只有学习的能力提高了,才能轻松地经历从经验型教师转变成研究型教师的心理考验和能力考验,减少因心理压力造成的对职业的厌倦感。教师的使命光荣而艰巨,“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教育的根本,也是时代的需求。作为幼儿园教师,必须意识到身负的重任,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和职业修养。同时,我们也呼吁社会要给予幼儿园教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促进幼儿园教师“以身立教,为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