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记录中成长....
许昌第二实验幼儿园 张艳红
在许昌高中,参加了有许昌市教育局师训科组织的《三名工作室团队成员专项培训》活动,
第一天上午,我们聆听了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办公室主任申宣成博士为我们带来了《名师成长的三项修炼》的专题讲座。什么是教育?如何做好教育?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申老师立足于教师专业成长,从读心(静待花开)、读书(积淀底蕴)、读课(历练技能)三方面向我们传经送宝;通过尼采的“三变”引起了老师们深深的思考,人的精神有三种境界:骆驼、狮子和婴儿,第一境界骆驼,忍辱负重,被动地听命于别人或命运的安排;第二境界狮子,把被动变成主动,由“你应该”到“我要”,一切由我主动争取,主动负起人生责任;第三境界婴儿,这是一种“我是”的状态,活在当下,享受现在的一切,越教书越觉得自己变成了孩子,就是第三境界,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通过生动的案例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本真,学生心中的好教师。老师是一本书,一本有内容却是无字的书。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会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听了申老师的讲座,最深的感受是老师要倾听儿童的心声,多一点耐心静待花开。 第一天下午,为了让名师工作室多出科研成果,让名师工作室成员详细地了解课题研究、做好课题研究并提高科研能力,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课题管理办公室主任杨伟东作了“课题研究ABC”专题报告,系统介绍课题研究的流程。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选题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切勿为课题而课题,立项犹如谈立恋爱,结题犹如论婚嫁。教与研共生: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枯,研而优则化(富 普),课题来自平时的课堂教学之中。课题研究是“三名师工作室”建设的助推器,是当今教师的基本功,也是成就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重要途径。浑厚的《五环之歌》,活跃了会场气氛,也展示了杨主任超强的音乐天赋。《五环之歌》竟然蕴藏着课题选题的五个原则,只要用心,生活处处有教育精髓。中途休息时间,杨主任与教师还进行了深入的互动,现场详细解答老师的疑惑。下午的培训,让我对课题研究的诸多问题有了理论认识,也树立了课题研究的信心和决心,真是受益匪浅。
第二天上午,华中师大刘良华教授为我们带来了题为《教师阅读与教师成长》的讲座,他从自己祖父、父亲、老师的故事经历讲起,让我们知道:有效的教学秘密不是研究教,而是研究学!教师的第一责任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以个人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愿意追随你!是兴发教学,人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要从小学开始!他提出教育改革的三个方向分别是身体好、性格好、学习好,要处理好心学与理学(自信)、学与思(自学)、知与行的关系(自食其力),强调3岁前后是情感、语感和动感发展的关键期,家长不要轻易把孩子交给别人带,要陪伴孩子共同成长!
第二天下午,聆听了现任苏州大学实验学校副校长,无痕教育研究所所长,江苏省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工程”培养对象,教育部“国培计划”首批特聘专家徐斌的讲座。徐教师以“在研究中成长、、、”为题,从“教材研究、课堂研究、课题研究、专题研究、调查研究”五个方面讲述了教师如何在研究中成长。徐教授对优秀课堂标准的定义:真实,有效,互动,生成。他以点唱机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他对教材研究的熟悉程度;以复读机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他惊人的毅力和精盖求精的治学态度。把每一节公开课当成平常课来上,用简单的方法让学生觉得数学简单。进行专题研究才能成为专家,研究得深才能成为名家,精细的调查彰显了他的教育智慧。无痕教育是一种理念、境界,教育无痕是一种追求。
两天的讲座让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作为一名教育者,一定要沉下心来,多读书、多思考!哲学家老子的“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蕴涵着教育智慧和管理智慧。追求理想的教育,成就职业的幸福。追求就是成长,坚持就是成功。所有的成就都是学出来的,练出来的,绝非一蹴而就的。慢慢成长,一步一个脚印,使自己的人生变得成熟,变得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