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知不足 知不足而前行
songjie发起了2019-07-21
0
回复
31
浏览
学而知不足 知不足而前行
——记北京学习  伍华
2019年4月13、14日,我有有幸跟随许昌实验小学万平名班主任工作室团队参加了北京第三届中小学班级建设高峰论坛,累并快乐着的同时,觉得每一位特邀专家和分享嘉宾的讲座,就像大海中一层又一层的浪,向准备去大海中遨游的我打来,本以为参加这次班主任论坛的学习,一定会让我更上一个台阶,能够在班主任这片海洋中遨游,没有想到的是学习让我产生了更多的思考,觉得自己的游泳技术不足以,也走不进这浩瀚的班主任海洋,学习中的一个一个的浪头打来,我已经不急着去前行,我看到自己站在沙滩上,眺望着远方,目光坚定,脸上已经没有了盲目的向往,我的执着依然,梦想还在,但是我意识到了必须转身,回到我来的地方,去寻找,寻找一棵树、一根竹去做一只帆船,牢固的帆船,从头开始,积蓄力量,才能扬帆远航。
这次培训的标题是:从物理空间到成长社区——现代性班级建设的层次与境界。物理空间,什么是物理空间?什么又是成长社区呢?这次学习的策划张红老师说,利用周末学习一定是为了追求发展的,是一种智慧的选择。而学习的质量应该包含三个反面:满意度、获得感和转化度。转化度?又是一个未知。
    这些问题在培训结束后我有答案了吗?我想,放下手机,放下笔记。此刻我能想到的,应该是我真实的学习所得,是内化于心的认识和提升,那就笔随心走。
学习的过程中,每一位分享老师都介绍了很多管理班级的经验和方法,他们把班级管理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这些都是他们在班级管理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对每一个班主任老师来说,理论的提炼就是我们班主任老师的物理空间,它是有长度、宽度和高度的。而班主任在现实工作中所作的一点一滴的实践就是班主任的成长社区。成长社区的提炼就是物理空间的理论,物理空间的理论又指导着我们成长社区的实践,这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是每一位班主任的专业成长之路。请不要说,我们可以把这些老师的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拿回去,我们可以站着巨人的肩膀上成长。可是班主任不是这样的,我们所处的环境不同,学生不同,老师本身的性格不同,专家的经验帮助我们少走弯路。但是路还得我们自己走,结合自身提炼出的班级管理的经验,才是正真属于自己的,就像你不能复制别人的班级管理一样,也没有人能复制你的班级管理。所以,行动起来,提炼起来,才是我们要走的路。
当然,这同样可以延伸到学生的身上。我们的孩子只有通过参与管理班级,真实拥有学习体验,在团队协作中成长等,才能形成自己的健康心理、渊博的学识和优秀的品质。这也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是物理空间到成长社区的对学生一生都有影响的良性转化的过程。不要说我们用单纯的说教和学生的服从,就能培养出自主发展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也都是不可复制的。所以,放手给学生应该的权利,是我们最正确的选择。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是我在这次学习中学到的一个成语,它是矛盾的原理,意思是不同的事物组合在一起才能不断向前发展。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着的,矛盾就是事物的对立和统一,任何事物都是包含两面,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选班走课”这一模式是我所向往的,简单的说就是学生可以在不同的班级中学习,选择自己喜欢、适合自己的课程。这个全新的学校模式,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最主要的原因是我觉得,学生在这之中发展了自我,成为了自己。当然,这种制度对班级也是一个冲击,学校不再有传统意义上的班级,那么班主任就是一个无事可干,无学生可管的老师。在学习中,专家的不同观点,让我明白了要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看待问题。大胆的创新和传统的优化,矛盾的存在,才是教育更好发展的社会规律。一切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要,一切都可以为这个让路。无论是传统班级还“选班走课”一切都是形式,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改变和被取代的,孩子才是我们学校教育一切的源点。
学习和成长是能够站在更高的高度来思考问题,又能躬下身子来实践。大海还在等着我,我还是去造船吧,它也可能是一艘大船,因为有一群和我在一起同行的伙伴,我们志同道合,携手前行,就不惧波涛起伏,也坚信有北京的万平老师引领,有许昌实验小学这个优秀的平台,我们班主任工作的未来一定会越走越坚实,越走越宽阔。
                                
开发区实验小学:伍  华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