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知行合一,做新时代有温度的人民教师
----学习当代优秀教师李芳有感
李芳老师生前是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董家河镇绿之风希望小学的一名老教师,在教育战线上兢兢业业奋斗了29年。2018年6月11日因保护学生被放学路上的机动车撞上,献出了自己年仅49岁的生命。李芳老师舍身救人的事迹彰显了当代教师崇高的思想品德,也为新时期全社会大力弘扬师德,开展立德树人活动树立了榜样。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师生时,提出了"四有"好老师标准。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这是总书记对教育战线工作者的殷切希望和具体要求。而李芳老师就是这样一位用自己的生命践行这一高尚道德标准和时代标准的时代楷模。她也是当前新时代我们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榜样。立德树人是我们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我认为,争做李芳式的好老师,就是要做初心不改的人民教师,做知行合一的人民教师,做学生喜欢爱戴的人民教师,做对党对人民对学生对教育事业有温度的教师。师魂昭著,师道畅达,师德高尚,永远是我们教师终极奋斗的目标。
一、践行师魂之誓-- 热爱学生尽职尽责,做初心不改的人民教师。
俗语讲,初心不改,方得始终。作为每一位入职的人民教师,都曾面对教师誓词庄严宣誓---“我志愿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忠诚人民教育事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爱国守法,教书育人,敬业爱岗;关爱学生;传承文明,勇于创新;严谨治学,启智求真;为人师表,乐于奉献。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可见发心对一个人的职业成长是多么的重要。李芳老师从她成为教师的那一刻起,就把热爱学生尽职尽责作为她从业的天赋使命,奉献爱心,秉持忠诚,笃行师魂,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如今,信息化网络化在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便捷化和智能化的同时,其社会负面效应也在日益扩大,破坏吞噬着孩子们的良知和良能。例如学生上网玩游戏、看视频聊天的时间大大增加,网络暴力、色情、网游成瘾等负面效应如潮汹涌而来。今天,比以往任何时代更需要老师们不忘初心,以满腔的真诚和关爱对待学生,像对待自己的老人那样耐心,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真心,像对自己的眼睛那样尽心,才能挽救理想信念和道德日益滑坡的学生。“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崇高”,用爱心真诚感化学生,他们方能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和消极思想的泥沼。这是李芳温暖的教育,也是李芳那样的教师真正起到树立理想信念和启智领航的楷模价值所在。
二、践行师道之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和习惯,做与时俱进的人民教师。
俗语讲,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穷则思变”的精神适用于各行各业,教育行业也不例外,解决知识的穷困就是要永远不满足现状,像李芳那样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手段。特别是在当前科技飞速发展的新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5G通讯、视频音频新媒体技术等一系列高科技日新月异飞速发展。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决不能抱守陈规,固步自封,要不断适应新形势、新环境。时不我待,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迅速精准掌握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特别是要掌握信息化和新媒体应用技术,如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IM(即时消息)等新技术熟练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与学生思维同步同频,与学生同步交流无障无碍。这样的教育才有厚度、有广度、有温度,才能培养出视野开阔、思维超前的现代化人才,适应竞争激烈和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
三、践行师德之要--构筑高尚的人格魅力,做学生真心爱戴的人民老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等等,都是社会对人民教师的价值判断和期望。也是“阳光下最受人尊重的职业”。老师的言行举止和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身教重于言教。因材施教,公平公正,温文尔雅,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是学生真心喜欢爱戴一位老师的初心所在,也是对教师价值的鲜明体现和最大奖赏。教师要用高尚的人格魅力铺抹做学生爱戴的底色,做到知行合一持之以恒,在充满亲和力的三尺讲台教授知识技能,培育社会良才,甘做学生成长向上的人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学生喜欢爱戴,才能不自觉成为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启智人和领航人,这样的教育才有温度,有广度,有厚度,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价值。
李芳老师一霎那用自己的身躯推开了学生,勇敢抵挡正面飞驰而来的机动车,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教育赞歌,这是她多年不忘师魂初心,长期积累师道之路,积极践行师德之要的必然结果。再华丽的词藻都无法表达我们对她的崇敬。我们作为教育同仁,只有擎起李芳这面优秀教师楷模的大旗,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初心不改,与时俱进,知行合一,认真践行师魂师道师德,作习主席的“四有”好老师,做有温度有厚度的教育,才无愧李芳老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