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孙维刚高中数学第二版》有感 长葛一高 侯伟红
huyinwei发起了2020-12-01
0
回复
16
浏览

本学年有幸在胡银伟老师的指导下,读了孙维刚老师的《高中数学第二版》。孙维刚老师看似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数学老师和班主任,但是,我们在深入的去读孙老师的书,走进他的生活,工作之后,我们一定会被感动,被他平凡的工作事迹折服。

这本书的第一篇《怎样学好高中数学》中提到:要想学好数学,首先要热爱数学。我们不管要完成任何一件事情,首先就是要热爱它,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满腔热情,全身心的投入,聪明才智,灵感悟性才会一起涌上心头。可是有的学生会说,我也喜欢数学,也想学好数学,可我一看到我们的老师,所有的一切就不说了。那我们怎样才能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呢?首先我们老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能不断的进行自我学习,并把自己学到的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渗透到自己的教学工作当中,能够通过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能力提升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的智力因素;在课堂上能够创造条件,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在思维中训练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这也充分体现了孙老师的学好数学,“醉翁之意不仅在酒”,还在于教学和教育的真谛是育人,在于学生能力的提高,素质的发展和完善。

在第五章中孙老师说到要学会做题。做习题,是学好数学的必要过程,也是培养能力,发展素质的重要环节。在选题的时候,题目不在多,而在于精彩,还要讲究做题的方法,一题多解,多解归一,有所总结。这就要求我们在给学生上课之前,自己要认真的去备课,对我们手中的资料,做到有舍有得,不能通篇讲解,对于适合学生上课讨论自行解决的,我们决不能插手,对于一些不容易突破的重难点,我们也要讲解分析到位。对于周考,限时练的选题我们也要做到不选复述性的题目,要选综合性强,充满活力的题目,不选偏题,怪题,题目不宜过难,应多选中档题目,这样有利于学生双基的训练,因为这些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能力,对于其他知识有着较大的甚至是规定性的影响。在这些都熟练之后,习题可以加大难度。

习题做完之后,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我们还要进行反思。题目做错了,就要认真分析错误的原因是什么,是对概念的片面理解还是不正确的思想方法,还是其他一些因素造成的,找出避免这种失误的切实可行的办法,这也就起到了吃一堑,长一智的作用了。

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学会复习。随着学习的深入,各种知识点,题型越来越多,这就需要我们及时的回过头来进行复习。一单元,一章结束了,我们就需要将这些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分出概念,定理公式,基础知识方法几个类别,找出每个类别中的主次排列,相互间的联系与本单元有关的题目的解题思维方法。由学生这个最初可以由老师完成,形成模版之后可以由学生或者小组合作完成。学完所有内容之后,就需要我们对整个高中数学有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这时,我们前面所做的小结就派上了大作用,再对各章节重新梳理,找出不足的地方结合典型的练习进行加强,以提高对各个重点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掌握各个专题的解题思维方法;在小结的基础上,比较各个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行练习之后,做好答卷的分析和小结。

小结和反思不仅仅适用于学生,对于我们教师同样适用。上完一节课,他不可能是完美无瑕的,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遗憾,有学生的,也有老师的,这就需要我们对这节课进行小结反思,碰到这样的问题,都可以有哪些解决方案,时间久了,我们自己的进步也是明显的。

孙老师的这本书里,还介绍了许多的教学方法。我们在学习这本书的时候需要对自身的工作有一个反思,在反思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将孙老师的教学方法灵活的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当中,体会教学的乐趣,使自己成为一个幸福的数学教师。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