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那一块土》读书报告
许昌高中曾芳发起了2020-11-30
0
回复
50
浏览

西方那一块土》读书报告

摘要: 本书主要内容是用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的方法动态地介绍西方文明的特点、形态、其发展的过程、演变的经历、各时期的不同表征及相互之间的关联等。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对西方文明有相对宏观同时又比较深入和系统的了解,懂得西方社会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变成现在这样,它的价值基础是什么,各时代的特征如何,各时期的文化成就及它们如何反映时代精神,人们应当如何认识当代西方文明和西方社会,等等 

关键词 欧洲文明人类文明踪迹、时代特征

《西方那一块土》是钱乘旦教授给北京大学的开设的一门通选课的讲稿整理,这本书里钱教授的语言流畅生动,内容深入浅出而且知识环环相扣,全书娓娓道来生动活泼但又不失严谨。分析比较全面。彰显了钱乘旦教授成熟的观点和思想,体现钱教授的学养深厚。因此读书过程简直好像我是正坐在北大的教室里听钱乘旦教授讲课讲的一位学生了。在这本书里补充了若干西方古代史的历史常识,它使历史知识储备量不那么丰厚的我们能够掌握更多的历史常识,更清楚地了解西方文明的发展;也带给我们许多独特的思维和新知。例如,中学教科书的观点是,克伦威尔领导的英国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钱成丹教授的观点是,这是推翻君主制的目的。宗教意识形态是营地的王权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分歧和斗争。我们的认识虽然十分浅显,但仍能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历史事件来作出粗略的判断。这些独到的思维和新知加深了我对已掌握知识的理解。

钱教授历史观的解读以及对当今西方国家行为和思想来源的分析,使我受益匪浅。 本书从人类从人类到人类的不断演变开始,时间跨度很长。 但讲授内容并不是浮光掠影,而是既突出历史重要节点也有个人独到见解,既有重点, 还有一些亮点,一些独特的历史见解也纠正了对公众对文明的看法的误解。 例如克伦威尔领导的英国革命推翻了英国十七世纪斯图亚特王朝,由克伦威尔领导的革命是通常被评定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结论,克伦威尔领导革命是推翻英国传统的君主制的目的。 作为分歧的宗教意识形态和营地的王权与公民权利之间的斗争,尤其是最后一个,是很重要的。 因为颠覆了我们以往对教科书的认知。

本书主要是关于西方文化的一般理论,但文化与历史密不可分。 因此也可以说这本书也是一部西方文明史,同时也是一部浓缩版的世界史,。 本书的作者以客观,中立的态度和历史观点教授西方历史,即不回避历史和文明的黑暗面和局限。钱教授没有认为西方文明是最优秀的文明。 同时对现代文明进行一定的反思。

在第五部分,钱乘旦 教授讲解了大家认为比较熟悉的古罗马政治制度的一部分,教授提出“我们习惯于一种思维方式,称为’历史进步论’,这意味着历史总是’进步’,后来越好。 ”①,由此引发我们思考应该如何评价一种政治制度,如何看待时间延续下的历史演变的的问题。 关于欧洲向近代过渡的第九次谈话,欧洲国家的历史表明: 专制君主制的出现是西方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因为它在今年冬天诞生了民族国家。 这是一个很高的评价。 如果用革命史观或者民主意识评价专制王权,评价中一定会充满否定观点。 正如钱教授所说,“历史是流动的。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要求,并将发展自己的系统。 ”君主专制制度也体现了民族精神,集中于整个国家的力量,与争取国家利益的斗争密切相关。 首先建立专制王权的人首先发展起来,摆脱专制君主制的人首先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历史就是这样一种“无情”的“专制君主制”待遇3。 政治制度不是用你喜欢不喜欢,或者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标准进行衡量的,“好”与“不好”,完全取决于是否符合时代的需要。 因此,我们评价一种制度的标准不是用简单的“好不好”,而是取决于这种制度起了什么样的历史作用。

西方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有其生长的社会环境。它既有古希腊独特的民主政治,也有古罗马的先进思想,这是最重要的。罗马寻求创造一个由罗马人主导的世界;既崇尚平等、自由、人权,也有从十字军东征到三角贸易的殖民扩张再到武力干涉伊拉克、叙利亚和利比亚,充当世界警察。西方和东方的历史并非完全相反。一个是西方古典文明起源于中东,另一个是基督教也是“东方”的精神遗产。因此,提醒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持科学态度不是“美国的月亮比中国更圆”,而是“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取长补短。

在书中还补充了我们看似熟悉的历史知识中存在的漏洞和知识的缺乏。 在工业革命前后这一段时期,西方世界扩张的野心不断膨胀。西欧强国如西班牙、英国等国在美洲的殖民扩张,造成大量人口死亡。 西班牙只有百余人就战胜当地土著, 这不是因为西班族人太强壮和美洲原住民太弱小无力抵抗,而是因为西方人有各种各样的细菌。 而土著因为之前不跟外界接触,对这些外来病毒没有抵抗力,医疗水平低下,于是人口大量死亡,这导致了劳动力的缺乏,导致黑奴贸易的开始。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四国采用的发展模式和道路是不同的,思想体系各有特点也不完全一致。 但重商主义是共识。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由于自然的恶劣性和其他客观因素,美国的早期商业文明风险和扩张,而美国则与其他先进文明分离。在北美洲大陆,美国周围没有强大的敌人与之竞争,所以美国的崛起是有着天时地利的因素所以不是偶然发生的。“贵族精神”是人们对英国文化中的一种精神观念的概括,它崇尚自由,民主,但也重视传统的保留,注重荣誉的价值和体面必要,但是与美国、法国相比是相对保守。浪漫是人们对法国文明中固有的特点,浪漫情怀使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和政治动荡不可避免地激进。法国因此也是欧洲最活跃,最开放的国家,法国民众更注重公平;德国是 在19世纪末才实现统一的一个民族国家, 是一个崇尚武力、征服的民族国家,德国文明更侧重于体现的是“纪律”和“服从”,两次工业革命的交叉进行,战争需要强调的工业支撑,使他们能够创造出独特的“工业文明”。

阅读了书中关于西方启蒙运动的内容后,引发我的思考:关于科学,民主或意识形态,他们自己没有方向,使用它们的才能是关键。

深入认识并冷静看待西方文明,不要一味的无条件的崇拜,用唯物史观看待发生的历史事件和历史趋势,让文明得到公正的判断和价值评价,与此同时,不能一味否认中国的文明。不能简单地否认文明否认历史,历史总是为现在和未来的积淀和基础。 我们曾经拥有辉煌的文明。英国近代史上,借鉴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实行文官制度,完善国家官员选拔制度,保证公平公正严格。 事实上,西方文明的道路并不顺利。 也许我们可以尝试用更多的元文化来慢慢修补文明。

阅读第9章“欧洲向现代的过渡”,更清楚地了解世界历史的发展。如果我们要发展,就必须首先统一稳定,发明和创造,扩展外部,重视沟通,拓宽视野和视野。

我想,作为一名老师,如何发展自己呢?

那就是要阅读大量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历史着作,哲学,教育,心理学书籍,结合自己在课堂上的教学经验,形成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让他们学会阅读,学会欣赏,学会创造,学会用自己的创造来影响他人,丰富,培养甚至重塑人们的精神世界。

让这种影响力建立在国家的基础之上,具有批判精神,开放视野和独特视野。借鉴人类文化的本质,灌输当代意识,关注人类的共同命运和发展前景,为了营造更好的人文环境,人们在这样一个人文环境中拥有美丽的人性和人性。他们的生命活力和生命潜力在成都得到了发展。

文末,钱教授总结了西方文明的历史和得失。然而,许多问题迫使我们提出最后一个问题。现代文明始于西方,但人类在哪里?

 

 

参考文献:《西方那一块土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