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高很多高三学生在备考时会出现问题,高三学生学业焦虑主要表现为考试焦虑和学习动力不足,怎样缓解和消除考试焦虑?
要克服急躁情绪,对学习要有耐心。成绩的提高是要达到一定量的付出和努力后才能显现出来的,所以我们对学习要有耐心。
要合理定位。客观地评价自己,我们每个人的学习情况各不相同,我们应该找准自己在班级中、年级中的位置,树立一个通过自己努力可能实现的目标,从自己学习情况的实际出发,才能进步,才能找到学习的信心。否则,只能是在和他人的比较中徒增痛苦,对自己的学习是无益的。
学习要有毅力,调查中发现,有将近30%的学生认为自己“自制力太差,遇到困难就想躲避”、“做事经常半途而废”、“遇到难题就想放弃”、“花了大量时间来制定计划,但却不能付诸于行动”、“学习虎头蛇尾”等,他们意识到学习成绩的不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的毅力不够造成的,并为之着急。
要学会自我减压。别把成绩的好坏看得太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我们平日努力了,付出了,必然会有好的回报,又何必让忧虑占据心头,去自寻烦恼呢?高三学生的学习任务本来就很重,老师、家长的期望,又给同学们心理加上一道法码;一些同学对成绩、考试等看得很重,无异是自己给自己加压,必然不堪重负,变得疲惫、紧张和烦躁,心理上难得片刻宁静。
做些放松训练。舒适地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然后向身体的各部位传递休息的信息。先从左脚开始,使脚部肌肉绷紧,然后松驰,同时暗示它休息,随后命令脚脖子、小腿、膝盖、大腿,一直到躯干部休息,之后,再从右脚到躯干,然后从左右手放松到躯干。再从躯干开始到颈部、到头部、脸部全部放松。这种放松训练的技术,需要反复练习才能较好地掌握,而一旦你掌握了这种技术,会使你在短短的几分钟内,达到轻松、平静的状态。
学生们应多与老师、同学们交流沟通,善于从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要劳逸结合,保证睡眠,合理利用时间,注重学习效率。
要学会理解父母,变对立为合力。
要学会与父母沟通,变压力为动力。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往往出于自己内心的良好愿望,可能有时也是非常理想化的。他们忽视了孩子个人的需要,父母的不良暗示造成的影响,但不知压力过大就会变成阻力。父母方面的积极性只是考生的外动力,在内动力没有跟上的情况下,只能成为一种压力。所以内外动力的协调,最好由考生自己来完成。
高三学子:梦想并不远,坚持就是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