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考点1氧化还原型滴定实验中物质含计算
考点2热重曲线与物质组成或化学式确定的计算
考点3有机制备实验中产率或转化率的计算
解题方法
类型 |
解题方法 |
物质含量 的计算 |
①根据常见计算方法(方程式、关系式、得失电子守恒等)计算出混合物中某一成分的量w。②w除以样品的总量,即可得出其含量 |
确定物质 化学式的 计算 |
①根据题给信息,通过方程式、质量变化等计算出物质分解、转化为生成物的物质的量。②根据原子守恒,确定出未知物质组成元素的原子的物质的量。③根据质量守恒,确定出结晶水的物质的量(若有结晶水)。④确定物质组成原子和结晶水分子的物质的量之比。结合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化学式 |
热重曲线 计算 |
①热重曲线的原理:物质在高温加热时发生脱水、分解后物质质量与温度的关系图像。②掌握物质质量变化的原理:首先失去结晶水(注意可能逐步失水);然后是难溶含氧酸盐、氢氧化物的分解;最后得到金属氧化物;金属元素可能会发生价态变化,但符合原子守恒。③通过②中确定的变化规律确定化学方程式(需要设未知数表达未知物的化学式),并通过质量变化列比例确定未知数,最后确定物质化学式 |
氧化还原 滴定计算 |
①近两年氧化还原滴定频频出现在高考试题中,大多为一步的氧化还原反应,通常要用酸性KMnO4、I2(淀粉)作氧化剂,反应过程伴随明显的颜色变化,这种题实际上是物质的量用于方程式的计算。②高考题中出现了多步的氧化还原反应,主要是为了把标定物质转化为便于用氧化还原滴定的物质。此时需要利用关系式法找出标定物与滴定试剂的关系式计算。③返滴定法:第一步用过量试剂使标定物全部反应,然后第二步再用滴定试剂标定出上一步过量的试剂。根据第一步加入的量减去第二步中过量的量,即可得出第一步所求物质的物质的量 |
产率或转化率计算 |
生成物的产率:产率=理论产量(产物实际产量)×100%。其中理论产量是根据方程式计算出的数值。转化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