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了解我市普通高中生物实验评价的实施以及师生对生物实验评价的认识情况,为构建高中生物实验评价系统提供一定的现实依据,课题组在我市10所普通高中(许昌高中、许昌实验中学、许昌市二高、建安区一高、建安区实验中学、襄城高中、禹州高中、长葛一高、长葛二高、鄢陵一高)的生物教师和部分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
问卷采用问卷星网上调查和线下问卷调查两部分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许昌高中汪洪义(主持人)生物名师工作室的辐射作用,教师问卷采用问卷星网上调查方式,共回收问卷40份。学生问卷采用线下问卷调查,回收后人工输入问卷星网上问卷系统,共发放 250份并全部回收,其中有效问卷247份,有效率98.8%。最后利用问卷星系统软件进行有效的数据统计和各种关联性分析。我市普通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评价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生物实验教学不能全面开展
由调查数据可知,基本没有开展生物实验的师生占比例较大,总体占82.5%;其中市级优秀学校主要采取选择几个在市级教学中实施的方式,占87.5%,县级优秀学校则基本没有开展生物实验。两类学校全部完成所有实验的比例均为零。生物实验教学内容的完成方式上,市级学校师生采用多种方式完成实验教学,其中教师讲解并观看实验录像78.57%、仅教师讲解30.61%、实验课学生自己实验23.47%、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体完成44.9%。县级学校师生主要采用教师讲解的方式完成实验,占99.33%,也有小部分师生使用教师讲解并观看实验录像的方式完成,占15.44%。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有:(1)学校的设备条件有限,没有标准化的生物实验室,试剂药品短缺,师资力量弱,没有专业的生物实验员,开展学生实验有一定的困难。(2)时间不充分,高中生物实验高一上学期实验内容较多,文理分科前课时少,高考升学的压力下,教师把较多的时间用于知识的巩固和复习,从而忽视了科学技能的训练,压缩了原本属于学生探究实验的时间。(3)部分师生没有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2 缺乏科学进行实验教学评价的方法体系
教师对实验教学评价的认知水平较低。 从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教师对实验评价均持认可、支持的态度,明确实验教学评价的重要意义,占100%。但是,教师对实验教学评价的理解不够清晰,一方面认可是否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和结论并非评价的唯一依据,占100%,实验评价应涉及方案、过程、结果分析等各个环节,贯穿整个实验过程,占97.5%;另一方面,对实验评价标准的认识较模糊,占35%。80%的教师表示听说过实验评价量表,但不太清楚,12.5%的教师表示了解实验评价量表,但没使用过。
评价主体比较单一。由调查数据可知,在进行生物实验评价时,各校师生均采用了以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方式,占100%,仅有30%结合了学生自评,12.5%结合了学生互相评价。过于注重教师评价而忽略了自评与他评,评价的主体过于单一化,主观化,不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发展,也不能充分激发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兴趣。
实验评价方式不科学。由数据分析可知,教师使用习题检测和口头与学生交流的形式进行评价占的比例较大,分别为82.9%和79.35%,其次是实验结果和结论评价,占17%,使用评价量表的比例极少,占3.24%。
造成以上现状的主要原因是:(1)教师对教育理论的学习滞后,对国内外教育理论的发展关注较少,教育理念相对落后,不能跟上教育发展的步伐。(2)缺乏一套科学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教师们不知道如何评价,感觉实验教学评价难以操作。
3.在阶段考试和升学考试中实验评价形式单一
在阶段测试、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水平考试中,实验均以纸笔评价的形式出现,而且在试卷中所占的分值较大。65.99%的学生在测试中可取得优秀或良好的成绩,但是92.5%的教师和55.47%的学生认为这种方式不能真实反应学生的实验能力。这种评价方式也造成了部分师生以讲实验、背实验的方式完成实验教学的现状。其原因在于:(1)毕业鉴定及升学选拔中过于强调考试成绩,而学生综合素质的评定结果不被重视;(2)进行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时缺乏客观的现实依据,而平时的实验教学表现性评价,可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重要依据。
总之,目前我市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评价的问题主要是:实验开展层面不够、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形式单一等,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使生物实验教学评价难以全面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