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排列》说课稿
屈韶珩
课前思考:
“数学广角”是人教版教材独有的内容,目的在于系统而有步骤地把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借助于一些操作等直观手段向学生进行渗透。这是本套教材的第一个“数学广角”单元,本单元内容重在向学生渗透简单的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如体育中足球、乒乓球等比赛场次的设定,密码箱中密码的排列数、邮政编码、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等各种编号中都要用到排列与组合。教材分两次安排排列与组合的内容,第一次是在二上,最多发现3个事物的排列数或组合数,第二次在三下,发现更多数目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简单的排列》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一)》第1课时的内容,发现3个不同数字组成两位数的排列数。本节课是探索用非0的3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的个数,教材分了2个层次编写,第一个层次是找出所有满足条件的两位数,第二个层次是数出满足条件的两位数的个数,其中第一个层次是关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结合课标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
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动,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的过程,讨论简单事物排列的规律。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本节课的内容分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找出所有满足条件的两位数,第二个层次是数出满足条件的两位数的个数,其中第一个层次是关键。而学生在找的过程中,容易遗漏,容易重复,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
教学重点:探索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渗透"排列"的数学思想。
教学难点:掌握排列不重复、不漏掉的方法,培养学生有顺序、全面地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用排列组合来解决的知识。如衣服的搭配、路线、乒乓球的比赛场次,彩票的中奖号码等等,作为二年级的学生,还缺乏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直接要学生来学习,效果不佳,但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数学学习中注意安排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来进行学习,经历简单的排列规律的数学知识探索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发现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说教法
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在本节课的设计中,主要采用观察法、操作法、探究法、讲授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和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完善自己的想法,让学生立于课堂正中央。并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办法。
四、说学法
新课标指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的内容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本节课通过让学生摆一摆、写一写、画一画等多种形式表征思维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方法。
课中实践:
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节课分如下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发探究
1.猜一猜
一个密码箱的密码是由1、2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猜一猜:密码箱的密码可能是多少?
2.做一做
(1)小组内动手操作,用数字卡片来摆一摆,然后小组内交流,重点交流:找出密码的方法(交换数字的位置)。
(2)补充条件,找出密码。
①补充条件: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大。
②根据补充的条件,找出密码,密码箱的秘码是12。
3.揭示课题
像上面找密码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我们数学上的排列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简单的排列。
出示学习目标,
1.我能发现3个不同数字组成两位数的排列方法。
2.我能有序地思考,并能够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3.体会排列的思想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师生共同梳理核心问题。
1.3个不同数字组成两位数有哪些?
2.什么是有序思考?
3.排列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找密码”的活动中初步感知排列问题,初步掌握组数的方法,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拓展学生的思维。并放手让学生动手摆卡片,既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为新知的建构提供直观的表象。并以核心问题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活动:用1、2、3三张数字卡片摆两位数。
这一环节呈现问题,引导探究。
第一步:让学生明白要解决的问题,关键要明白组数的要求让学生理解“组成两位数是什么意思?”“每个两位数的十位和个位不能一样什么意思?”“能找到几个两位数?”,充分理解题目要求。
第二步:先自学。给出自学指导,再经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在巡视时发现:有的写得多,有的写得少呢?有什么好的方法能保证既不漏数、又不重复呢?让学生再次交流摆法,寻找摆数时的规律,经历调整方法的过程。
第三步:梳理并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围绕“怎样才能不重不漏”进行讨论。并让学生说说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解决呢?与同桌说说交流自己喜欢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过程,亲身体会到在组数时,一定要做到有序,只有有序才会不遗漏、不重复的将所有的数全部列举出来。同时在汇报与交流中体会到排列方法的多样化和优化,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三)应用拓展,深化方法
活动一:涂色活动
这一环节是巩固强化的过程,让学生懂得学习的搭配知识不仅仅是数字,也能在图形和色彩中运用。
活动二:照相活动
这一环节,我让学生上台表演,亲自参与到活动中来,通过摆造型、换位置,让学生用有序思考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活动三:送书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不同类型的排列问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排列问题的解决方法,感受有序思考的必要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总结延伸,畅谈感受
今天这节课我们在动手操作中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以后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应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再次回头看,在总结梳理的过程中,将新知识进行整理,巩固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