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magaili发起了2020-11-23
0
回复
18
浏览

《9的乘法口诀》

教学反思:

    “9的乘法口诀”是乘法口诀教学的最后一部分内容。通过前面几课时的教学,学生的认知水平已经到了一定的程度,我认为口诀已经是学生的一种认知基础,从各种情境去获得口诀对于学生已经没什么期待可言。所以,本节课我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发现了规律,掌握了口诀。

     首先,我让学生先猜测9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再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乘法口诀,并依次列出口诀,把这个基础直接进行呈现。这样设计目的一方面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逐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也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指出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要求。

      其次,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开展活动,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体验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单纯的口诀背诵不是本课教学的根本目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编口诀的过程,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并能运用口诀进行准确计算,提高运算能力。

      因此,我在出示口诀后,采用一系列自主的探究活动,先让学生从九句口诀中任意选择其中的一句试着画图表示出它的意思,并列出对应的算式。给学生一个广阔的自由创作和想象的的空间。再通过比较,深入挖掘口诀的规律和特点,以求更好的掌握。另外,在分析口诀的时候,我作了全面周详的考虑,纵向呈现口诀,学生通过比较找到了各种不同的规律,接着我再把口诀中的积用数字的形式出示,学生马上又捕捉了到信息,发现了积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加和是9,而且找到了二九和九九、三九和八九等,它们的积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是相反的。口诀的记忆一向是个难题,学生往往进行死记硬背,遗忘率比较高,这节课我通过让学生找规律使学生找到了窍门,知道了怎样推算口诀,强化方便了学生的记忆。接下来,运用微课的形式介绍用手指记忆法来帮助记忆口诀。即从左往右数,弯曲第几个手指就表示几个九。最后,通过讲述门钉的故事,既沟通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真是无处不在!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