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数学文化学》不懂而后思后进
张书阳发起了2019-12-06
0
回复
15
浏览

    读这本书,最初的几页“数学和哲学”的内容还是很吸引我的。越学习越实践越觉得自己无知,慢慢地,我也开始思考:数学是什么,我们到底要传达给孩子怎样的数学教育?《数学文化学》最初几页提出:为了更好地解决数学教育何去何从的问题,人们无疑需要从理论的高度对数学教育的一些基本问题做出更为自觉的分析和反思--什么是数学?为什么要进行数学教育?什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本质?这不是我最近一年在寻找的答案吗?抱着这份答案即将揭晓的窃喜,我开始读,读到第四页就读不动,返回去再读,依然迷茫。我意识到我是不是太功利太激进了,读书不为答案,为思考是不是好一些?

    我开始调整读书状态,看目录,分框架,找自己认识的感兴趣的词汇精读,生涩的略读,这样下来,还真翻下去了。读得肤浅,感悟不深,有以下的浅薄认知,以做分享:

    1.数学问题重要性不仅取决于它的实践意义而且取决于数学意义。数学在什么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文化?如何抓住数学本质,数学进化,获得数学的自由才是高远的目标;

    2.关注数学史,从研读《几何原本》、《九章算术》开始,把读书坚持下去;

    3.数学的文化价值在于数学对人们观念、精神以及思维方式的养成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数学也有“善”和“恶”之分,数学之“恶”的形成是缺乏应有自觉性后可能导致的消极的后果,包括不应有的研究思想、学术态度乃至人生哲学等,我们需要发挥数学之“善”,有效防止数学之“恶”;

    4.怀尔德论可以去了解,他明确提出数学发展的11个动力,10大规律,这些需要我慢慢来消化。

    “数学人”不读书枉为数学人,数学的世界是奇妙的,充盈的,作为数学人,一定要读书读数学书,成长不是说说教练就好,要慎思,要走进书的世界汲取数学真正的营养,才能传递正确的数学经验,引领更多的数学人。

    最后,以一段话结束《数学文化学》的学习:

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并驱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美的程度,亦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性地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试图回答有关人类自身存在的问题,努力去理解和控制自然,尽力去探求和确立已经获得知识的最深刻和最完美的内涵。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