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杏坛碎语
周梅芳发起了2019-12-07
1
回复
19
浏览

 

没有人告诉我时光是怎样行走的,她是踩着蝉鸣的枝丫而来?还是踏过彩莲的池塘而去?

顺着向日葵的笑脸,我走进了六月,感受到淡淡的暑气和新鲜的果香,我记起来了,这就是“杏坛碎语”诞生的日子。

2016年盛夏,一个紫薇花开的日子,二中的校园悄悄地迎来了十几位俊男靓女,阳光、活力,青春、朝气,成为二中校园亮丽的风景线。 千淘万漉始到金。

这是一个在招教大军中过关斩将脱颖而出的优秀群体,因为优秀,他们选择了二中,又因为优秀,他们被委以重任,初来乍到就担任了班主任。 对于刚入道的职场小白,班主任就是明明啥也不会还要“装作”很牛的那个人。可以想见,他们从一开始的“兵荒马乱”到后来的“稳定军心”再到最后的“众志成城”,这一路的“烽火岁月”该是怎样的跌跌撞撞。就这样,在幸福与伤感、沉醉与迷茫中,一学期的时光匆匆而过。

岁末年尾,工作室给大家布置“寒假作业”,新手上路,就写教育故事。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红红火火的年,在花市如昼的元宵夜步入阑珊。 新学期伊始,我像一位勤勉的老班,收齐“作业”后便开始了认真而陶醉的批阅。一篇,两篇,从艳华老师的《工作与情怀》到《草房子里的少年》,从齐爽老师的《教师路上》到陈于生老师的《远畏亲》……我的心忍不住澎湃起来,这是怎样一个群星闪耀的缤纷世界!他们或直抒胸臆展望锦绣未来,或低吟浅唱抒发心中微澜,或含情脉脉记录师生情谊,或感恩时光相遇一段美好……我被年轻人俏丽的文字和欢脱的情节所吸引。这清新的文风犹如一颗颗破土而生的幼芽,顶着小帽,挂着露滴,浑身散发着泥土的芳香。 我很欣喜,有幸与这群年轻人为伍。他们才华横溢,文采飞扬,妙语连连,字字珠玑,字里行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我很享受,我要把这闪光的作品推荐给大家,推荐给老师们,让“青蓝”携手,温情前行。

2017年6月,在那个夏阳升腾的日子,工作室的公众号“杏坛碎语”象一株亭亭玉立的小荷,露出了她俊俏的模样。 工作室开通了“公众号”.老师们的佳作终于有了更为鲜活的呈现方式。

教师,一个真正能做到“安心即是静土”的群体。一群人走在时光的巷子里,赏鸟鸣,听雨落,想起那群可爱的孩子,春花里浅笑,秋月下奔跑,这美好的过往常常在脑际萦绕,挥去又来,任我们细斟慢酌,回味无穷。沉淀在光阴中,记录在杏坛碎语里。

就这样,“杏坛碎语”这株稚嫩的小荷在众人的精心呵护下悄悄绽放,成为二中教育集团和班主任工作室一张亮丽的名片。 杏坛碎语,是我们的心,是孩子的梦。我们异想天开打造了同一名称的期刊《杏坛碎语》,两年间她已以10种优雅雅的姿态与大家谋面。目前,《杏坛碎语》已作为友谊的使者走近了许昌以及中原大地更多教育人的记忆里。 苔花如米小,要学牡丹开。

今天,“杏坛碎语”己走过她两周岁的芳华,正如她的推荐语一样:这里聚集着一批教育界的思想创客,他们在细致琐碎的班级工作中一边释疑,一边收获,他们以臂力千仞的精神追求,以海纳百川的姿态包容。他们或叙事或感怀,或喜悦或忧伤,讲不完的班级故事,道不尽的师生情谊……

时光清浅,杏坛碎语象立于夏荷中的一位袅袅婷婷的小姑娘,细数着两年来200多篇教育人的精彩故事,珍藏着师生间那温暖动人的绵绵情话。 岁月静好,时光依然。蒲公英的种子纷飞,她带走了我们五彩斑斓的梦,这个梦将一路延伸,去守望那远方的麦浪。

谨以此文,记录我们2周岁的杏坛碎语     

                          2019年6月6日

所有回复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