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同课异构”有关的林林总总
张艳华发起了话题2019-12-09
0
回复
17
浏览

 

小嫣仔 Dreamer追梦儿 4天前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中午我参加完教研活动回到办公室已经将近一点钟,同事们还在忙着工作,我内心很感慨,我们这16个人就是这样,早上五点多你来,中午一点多你来,晚上九点多你再来,我们都在忙,这个忙不是处理学生鸡毛蒜皮的小事,什么丢了书,摔坏了笔,打碎了水杯,而是切切实实在忙自己的“业务”。

 

 

 

2017年老班跟我说:“当好班主任,可以,也别忽略自己的业务能力。”那时候我入职刚一年,对很多事都懵懂,大部分精力投入在带我的18班,在忙着试验哪种班级管理模式更适合如今的青少年,怎么通过团体活动带动班级凝聚力,对老班提的“业务”不上心,语文课很难上好,因为我给自己的定位首先是班主任,其次才是语文老师。第一次赛课我讲《背影》,不知道怎么坚持了40分钟,垂头丧气,觉得自己不配做一个语文老师。

 

那种心情下,最怕的就是自我否定,特别需要一个人站出来说——你不错,你可以,你的风格与众不同,你选的路子是对的!很感谢那些鼓励我的领导,保护了我骄傲的自信。关起门上自己的日常课时,也会时不时问问学生,你们喜不喜欢我这样上课?考试成绩出来的时候,也会问问自己,到底是上课重要,还是成绩重要?亦或,还有比这两个更重要的东西。

 

 

 

 

 

收到赛课消息时,我第一感觉是高兴,机会难得,要好好把握,紧接着就开始为难,怕自己不被认可,每当我有“在乎别人的眼光”的念头时,就会更加厌弃自己,我到底为什么上课?为展示我?为教好学生?种种情绪困扰,我总是找不到我到底在乎什么。

 

这节课《表达要得体》,在二中上了4节,5班两次,15班一次,16班一次,等上公开课时,已经是第五遍,每一次课件、学案、课堂详案都要推翻重来,改了不知多少遍。修改课件不难,难的是推翻我可笑的固执。

 

我原先觉得上公开课费事费力,平时大家谁花两个月备一节课啊?这根本就不日常啊!所以内心十分抗拒上公开课,觉得这是作秀。后来不知道怎么就开窍了——公开课是业内标杆,诚然,我们不可能每节课都完美呈现,在忙忙碌碌的教学工作中,我们的思维需要一些亮点,我们需要新鲜的方式、观点,这就需要一些老师把手头的工作放一放,在教学这条路上先行几步,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可以被称为“黑夜中的先驱”。这么一想,也就愿意去上这么一节课了。

 

 

 

 

从第一版的“选择题 做题课”,上得那么烂,自己还理直气壮,到最后的定稿课,韩老师、田老师和语文组的兄弟姐妹们都付出了很多,尤其是韩老师和田老师,先扭转我的思维,让我正视课本,明确课型,再推荐名师课例给我指导,大家一起寻找创新点,每节课后真真切切点评我的优点和不足,有时候说到关键点都错过了饭口,他们是真心热爱语言文字的老师。比赛前一天我去(16)班上课,小莉姐看出了我的不自信,课后号召同学们给我鼓掌,夸我,我都懂,非常感谢!

 

反观我自己,可能还是因为心不定,总想横冲直撞,想着气氛活跃就是好课,热热闹闹就很成功,学生真的感悟到语言文字的美了吗?数学课能通过做题进行训练,语文课上,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训练了吗?提高了吗?

 

 

 

这次有幸和张素平老师的八年级(5)班合作,学生素质高,活泼可爱,在我提问完最后一个女孩时,他们迫切要求再提问一个同学,因为他们的大招还没发出来,果然最后一个男孩子的发言极精彩,整堂课也被推向高潮,真是一群可爱的皮皮虾。

 

侯芳老师的点评很中肯,我们就是需要这样能破能立的评委老师,就课说课,指出不足。这样的指导,方向明确,让参赛老师发自内心的佩服!

 

 

 

 

 

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背后是教研员叶老师辛苦的组织策划协调,为年轻人搭建平台,压担子,促进年轻人成长,每次教研活动都是8点到12点多,扎扎实实。饿不饿?都饿,值不值?坚持来的,坚持到最后的,都是真心热爱这个行当的优秀语文老师。

 

韩老师说,经历一次大赛,年轻人会有很多收获。不错的,无论是赛,还是活动,同行之间的切磋不必分高下,大家都是精心准备,每个参赛老师背后,都站着一支默默奉献、群策群力的语文组,每一节课都是参赛老师个人风格与团队智慧的结晶!

 

最后想说,我要回家好好睡觉了!明明准备很好可以不必担心的,可还是紧张,昨天晚上把流程拿出来想再背一遍,喵子叼着稿子就跑了,也不知道它图什么,今天上课的时候看见稿子上的牙印,差点笑出来。

 

 

阅读 172

 在看12

 

写下你的留言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