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一生,读书一生
项景
从春读到夏,从小读到大.如果说生命是一块极好的原铁,实践的人生就仿佛打铁,一锤一锤的下去,而阅读就仿佛红红的铁一下子放入水中个,那淬火的瞬间,会升腾出来惊心动魄的钢亮,如此反复,铁便成钢。如果说生命是春天里的花,遇见阳光就会开花;读书的根本就是让我们的生命开花结果的。
近期品读了当代著名作家池莉历时五年完成的两代人的成长之作《立》,在书中,她中用细腻真实、激情而又富有理性的笔端描述了从小生命的孕育到与孩子共度的岁月,直至孩子毕业于一流大学,顺利踏上社会。她动情的讲述,让我体会到:爱本身就是教育。
她在《立》中这样写道:我发现,那些亲密抚育我们的人,事实上,就是我们一生的老师和榜样与亲人。像我这样,与自己孩子从婴儿时期就密切相处的母亲,我最关键的就是教育好自己。对于既是教师,又为母亲的我不更需要这样吗,不断地成长进步,不断地自我修炼,用自己爱的举动和行为,用自己的品格和德行,去启蒙、引导从而让孩子们树立一种标准和理想。给孩子一种有涵养的爱。
爱而有教,是一种包容的大智慧,池莉对孩子的爱,是处于同时代家长所无法达到的高度,但是这并不是溺爱。她也会在亦池拽扯头发时去制止。为了让亦池养成独自睡觉的生活方式,在三岁时就为她准备了自己的小卧室。她无条件的爱自己的孩子,无论孩子的成绩如何,无论其他人对孩子的评价如何,她爱的是孩子的尊严和生命。这种爱是理智的爱,是不肤浅的爱。我想,作为老师,也应该这样。这种爱,能让孩子真切的感受到来自于老师的温暖,理解和关心,从而使孩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在此基础上,孩子对生活和对外界探索的积极性也会被大大的调动出来,从另一个层面,即是获得了成长。
我想池莉用“立”来作为题目,也有这样含义。“立”即为长大成人,教育应该是为了能够让人生活的更好而存在的,让人能够独立生活,能够自食其力,懂得尽量把自己的那份工作做好,懂得让自己健康和快乐。
品味池莉和女儿的成长之路,我也在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读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门,从无知到有知,从有知到深知的门。作为教师,作为母亲,我愿意在以后的岁月里继续徜徉在书的世界里,以书为友,为孩子播种下一颗阅读的种子,为自己在阴雨中读出晴空,在枯黄中读出翠绿,在沙漠中读出清泉,在黑暗中读出晨曦。人之一生,读书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