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本课堂之展学》
卢彬发起了2019-07-23
0
回复
7
浏览

      再次拜读了龚雄飞的《龚雄飞与学本教学》一书,感觉受益匪浅。这本书就像是一场春雨滋润了教师久已干旱的心田,更像是一剂良药,使我更加坚定教育的信心。结合今年所教三年级语文教学的情况,现做以下总结:

       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由以前的老师为中心变为现在的以学生为中心,因此今年的课堂我分为三个环节:自学、互学、展学。自学与互学都是展学的前奏和准备,展学更是能体现出课堂的亮点,把课堂推向高潮,展学课堂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很多问题能在这个环节中暴露出来,因此我要对我的展学部分进行改变,尤其是内容设计、方式选择、过程优化、结论处理、技能训练这五个方面。

       就拿《燕子专列》这课来说,我本来在设计问题时怕学生掌握的知识点不够,罗列了好几个主问题,孩子们更是展开了散点式展学,结果导致大家把所有问题都在课堂上展示,严重影响了学习效率,而且不能摆脱对书本的依赖。因此在修改教案时我把主问题修改成了1“事情的起因是什么?”2“政府、人们、贝蒂分别是怎么救助燕子的?”这样一来,主问题既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又是他们思维的引爆点,孩子们很有针对性的进性焦点式展学,提升展学效率和学习效果。

      在起初进行展学环节时,每个问题我都让小组共同讨论,但是由于刚用这种模式,加上三年级孩子理解能力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限,回答错误的问题或不完整的都由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形成了一个小组循环讨论的怪圈,而且课堂时间不够用,学习效果不好。后来我多次让孩子们选择性的讨论其中某一个问题进而展示,这样下来几次,虽然课堂上时间够用了,但是发现孩子们掌握的内容不是整体的,严重干扰了孩子们思维,显然对于孩子们的学习不利。在看了龚雄飞老师的书之后,加上听有经验老师的课,我发现我的展学方法选择过于死板,应该进行小组展学,这样既能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解决学生的心里安全问题。有的孩子内向甚至自卑,后进生更是生怕说错,采取三个或四个孩子一起展学的方式,一个同学先讲,别的孩子补充,形成合作式展学。这样孩子们的胆量会变大,有利于每个孩子参与到课堂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出现小组说的不完整后,找其他小组补充时我会告诉孩子说人家没说过的,重复的部分不要再说。当小组补充依然存在不完整时,再慢慢发展为小组展学与个体展学相结合的形式,这样以来不但课堂时间够用了,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不过孩子们对于很简单的问题按照老师给的模式会讨论,但是宽度和广度不够,甚至很多说不到点上,展学过程的优化是我下学期要突击的重点也是难点部分。波利亚曾说过:“教师讲什么不重要,学生想什么比这重要一千倍”,因此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过程很重要,首先要关注不同的学生,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要给予不同的展示问题和观点的机会。往往在小组长带领下,程度差点的学生先说,中等生补充,优等生总结。其次评价具有促进、激励、引领学生学习的行为作用,我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评价来鼓励学生,促进学生展学发展。再次,老师的引导也很重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优化评学方式,比如:提问式、补充式、质疑式……。例如孩子们在《燕子专列》一课时通过抓关键词体会到了贝蒂是一个善良有爱心的小姑娘,我在孩子们展示后相机提问此时你想对贝蒂说些什么?这样一来,在他们投入情绪高涨时把课后小练笔也写了,还提高了孩子们积极性。

      展学部分的结论及处理环节也很重要,往往通过小组学习成果的展示,引发全班的展评争鸣,最后生成全班认同的学习结论。在《燕子专列》一课中,在设计最后一个问题时让学生自己说最后一自然段写了什么,通过板书孩子们会发现和第一自然段内容一致,可以总结出这是写作中“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再深化展学的结果,通过大家的讨论,依据板书,引导孩子们发现并总结开头先写结果,再写起因和经过,这种写作顺序叫“倒叙”。孩子们第一次学到这种写作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归纳和总结,增强所学知识的稳定性和深刻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最后,我想说的是展学当中的一些小技能。很多孩子在展学过程中缺乏技巧与能力,很多学生语言生结结巴巴,或者声音很小,不敢大声说话。我给自己订的培养目标就是要让学生达到说话大方,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语言表达流畅准确。语言目标:学校期间必须使用普通话,上课要用学科语言,要有引发同学之间交流互动的语言,此外,语言要清晰、流畅、简洁、吐字清楚,声音洪亮。眼神目标:学生在展学过程中一定要与老师对视,眼神不能东张西忘或者看天花板,不能飘忽不定,有眼神交流,自信满满。体态目标:该上四年级了,我认为他们一定要体态大方,展学时可以有适当的手势,站姿抬头挺胸,动作舒展不做作。我可以利用早读结束预备的几分钟进行练习。还可以在课间操结束后的时间练习。每天抽出来一些时间针对几个同学一一辅导,一一评价。并且给他们做示范树立榜样,也可以找做的好的学生来示范。

       要想教好学生教师必须有一池活水,知识要不断地更新,不停学习,因此要活到老学到老。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曾经说过;“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拖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虽然,现在我在教学上很多方面还不理想,不过积累在于平时,在于总结,同时我会多请教有经验的教师,逐步修改自己不恰当的思路和错误的方法。在引导学生方面也要多多听课学习,与学生共同学习。教育就是一场修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