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读后感
李 静
教育是一门科学,管理是一门艺术。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直接参与者,是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健康、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引导者;是帮助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协调者;更是在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人才的事业中,尤为关键的人物。为了能做好这一重要角色,我们在苏老师的带领下阅读了王晓春的《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通过读王老师这本书我知道了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职责、工作原则和方法。更理解了“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王老师的这本书共有七章,从前沿“您喜欢做班主任吗?”到结束语“做一个快乐明哲的班主任”让我陷入深思。刚开始做班主任是领导的安排,领导一声令下,我们就埋头苦干。每天面对的就是处理不完的问题,教导不完的学生,没完没了的检查。唯一感觉——累!
正如王老师所说的那样,班主任这项工作让人欢喜让人烦。作为一名班主任埋怨是没有用的,除了呼吁体制改革之外,重点还是放在提高自身在素质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自己成为一名快乐明哲的班主任才是最重要的。
王老师先谈到了班主任的六种角色要求,我认为应该把学习者放在首位,一个“拒绝学习”的班主任,是不会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者,更不会成为一名受欢迎的学习指导者,更别说家庭教育指导者,心理工作者啦。
班主任经常跟家长打交道,在做班主任的这些年里我深切地感受到家长的素质截然不同,面对不同的家长,面对不同的问题,班主任要学会应对。要让家长感受到班主任不是等闲之辈,把孩子交给这样的班级他们很放心。王老师在书中的实践性经验为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让我有信心做好与家长的工作。
学生之间打打闹闹,斗嘴绊脚几乎每天都有,我总认为是小儿科的事。所以总是用很简单的道歉或谈话来解决,很少去找发生矛盾的真正原因,是孩子自己自身,还是和家庭环境有关。王老师告诉我们要学一点心理学,走进一点学生,花一点耐心,这样我们的收获更多,惊喜也会更大。
每每看到书中那些鲜活的案例,就会让我成长一次。有时候反复的读某一个案例,感到老师的无奈,看到老师的智慧及爱心,都在王老师的点评中得到全新的认识。王老师治学的严谨,思维清晰,态度平和,幽默又风趣的言语在不知不觉中深受教益。
学生是形形色色的,正因如此我们的工作才五彩斑斓且充满挑战。看完此书,让我更坚定的认为做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我想说:我要做一个快乐明哲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