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上午大课间结束了,我照例是提前到教室,一是准备下节课,而是了解学生课下生活,顺便找几个学生聊聊天。我走进教室后看到:同学们有的去上厕所,有的几个同学在一起做游戏,有的在小声地交谈,有的在向其他同学请教上节课不会的知识,还有的在静静地看书。看着同学们能够合理地安排课间休息,我心里不禁暗喜。环顾教室后,我发现门口躺着一团纸。这团纸在干净的教室门口,显得特别耀眼。“这是谁丢的呢?这么不讲卫生。”我心里嘀咕着。这时,刚好屈直阳从外面走进来,却对脚下的纸团视而不见。我本想自己捡起来,扔进垃圾桶算了,但是瞬间一个主意在我脑海里闪现,何不利用这次机会来寻找“文明少年”呢?
我在一旁继续观察着,来来往往的学生似乎没有一个看见这团纸。两团纸,仍然静静地躺在那里。
我顿时失落了,怎么办?下节课是先向孩子们讲述我现在的心情?还是来一篇长篇大论?我努力地使自己平静下来,在班上来一篇长篇大论,不可取。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教育效果就越大。我们把这一条规律看成是教育技巧的核心,是能够找到通向孩子心灵之路的基础。教育须无痕,我的心里顿时有了主意。
第三节课是我的语文课。我极力掩饰着我失落的心情,面带微笑地走上讲台:“今天的课前五分钟,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好!”只有几个同学附和着,有的同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充满了狐疑,有的同学在下面窃窃私语。看着同学们疑惑的表情,我又提高声音说:“看样子,同学们对游戏不感兴趣?”当同学们确信自己没有听错时,才兴奋起来,后面的男同学大声叫道:“感兴趣!感兴趣!”顿时,教室里一阵骚动。
虽然,同学们不知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从同学们脸上喜悦的表情可以看出,还是很期待这个游戏的。
“游戏的规则是:每个同学走出教室再走回自己的座位上!”“切,这是个什么游戏?”“好无聊呀!”有几个同学在下面小声地议论着。“游戏开始!”虽然同学们对这个游戏的趣味性不够认同,但还是一窝蜂地跑出了教室。我则站在讲台上,继续寻找着“文明少年”。
同学们井然有序地走出教室,又走回教室,端正地坐在了位置上,脸上还洋溢着骄傲的神情。我的内心继续失望着。只见,这时,李梦妍同学弯下了腰,将那团纸捡起来,随手丢进了垃圾桶。“真是个好孩子!”我不禁在心里夸赞着。后面的同学也陆陆续续地进了教室,端正地坐在了位子上。
我慢慢走上讲台,大声地说:“想知道这场游戏的胜利者吗?”“想”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这次游戏的胜利者是──李梦妍。”我故意拖长音说道。此时,同学们的眼光齐刷刷地投向了李梦妍。有几个先到教室的同学不服气地在下面说:“为什么呀?为什么她是胜利者?”“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班上的同学都想知道为什么?”我继续说道。这时,我将李梦妍请上讲台,进行了一个现场采访。
“请问李梦妍同学,你在刚才的游戏中,看到了什么,然后又做了什么?
“我看到了一团纸在地上,然后,把它捡起来,丢进了垃圾桶!”
“同学们,团纸,我观察了很久,从第二节课下课的课间,就躺在了那里,我们班有很多同学从它旁边走过,但都没有看见。直到刚才,李梦妍才捡起来!其实,老师就想通过这个游戏来寻找‘文明少年’。”我的话刚说完,教室里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接着,我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
有两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同时应聘一个知名的公司。他们经过层层考核,专业知识都相当。他们的答案虽不一样,但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人力资源部的负责人,实在是难于抉择。公司的老板知道后,告诉两个年轻人,第二天进行加试,将定出最终的人选。第二天,老板的加试也不是很难,只是谈了五分钟的话。与其说是谈话,还不如说聊天。两个年轻人信心满满。老板选出了最终录取的人。另一个年轻人,不服气,找到老板说:“为什么,我落选了?”老板心平气和地说:“因为第二个进入我办公室的年轻人,走时轻轻地关上了我的门。”这个年轻人听后,“唰”地脸红了。
同学们听完故事后,教室里一片寂静。
“孩子们,今天这节语文课,我们写作文,将这个游戏过程和你现在的感受记录下来!”
孩子们静静地打开本子,伴随着沙沙写字声奏成的美妙乐曲,开启了他们的心灵净化之旅。文明的种子,就这样无声地种在了孩子们的心间,流淌于孩子们的笔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