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阅”想 ——让阅读成为语文教学的翅膀
靳媛媛发起了2021-12-05
0
回复
14
浏览

“阅”读“阅”想

——让阅读成为语文教学的翅膀

许昌市毓秀路小学  靳媛媛

 

凯勒曾经说过:“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獈的地方,驶向生活无限广阔的海洋。”阅读是语文课程中十分重要的学习内容,它既是学生实现自身精神成长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各种能力得到发展的基础。《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阅读也有不同的要求。从一年级开始教学的我,在低年级阶段已经工作两年,对于低年级阶段阅读教学也有了一点认识。

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有这样一段话:“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显然,重视课外阅读,是课程标准的一个根本性导向。

《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段阅读的要求第一条就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为了让学生们对阅读感兴趣,在一年级入学初,就开始建立班级图书角。良好的阅读氛围,奠定了他们对阅读产生兴趣的基础。建立班级读书社,组织班级阅读交流活动,举办班级读书会,一次次的阅读活动实践也在帮助孩子们一步步的爱上阅读。可我深知,只有课内课外相结合,才能事半功倍。

一、从喜欢开始阅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对学生来说也是一样的。只有充满兴趣,学生才能激起阅读的欲望,才会有持续的积极性。

第一次给孩子们上的阅读课是绘本《驴小弟变石头》。我拿着书放到投影仪上,孩子们看到了封面。那就从封面讲起吧。我先给他们充分的时间观察,过了一会儿开始询问:“你都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了书名。”

“我看到了上面有一行字。”

“我还看到了······

一个又一个的发现揭开了阅读课的面纱。

“原来封面上的内容这么多呀。那我们想知道这本书的名字时,应该看?”

“书名。”

“我们从哪里能找到?”

“封面上特别明显的字体。”

就这样在一次次的追问中学生们认识了书名,作者和出版社。在通过学生的观察后,我又进行了一次次的追问,使得学生们渐渐掌握了看封面的本领了。

走进绘本,我尽力表演出来书中的情节,孩子们也听得入迷。下课铃声响起,都不愿离开。这节课仿佛将阅读课的大门打开了,而孩子们也从此特别期盼着上阅读课。课下,同学们纷纷抱起书来开始阅读,那或严肃,或开心,或凝重的表情,邹起眉头的样子不就是正在书的世界里畅游吗?我想,这就是兴趣吧。

所以当教学低年级阅读时,一定要格外注意阅读兴趣的培养,在一开始就帮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就随着阅读兴趣的增加而更加稳定。

  • 学方法深入阅读

所有事情只靠兴趣是没办法持久的,阅读也是。当兴趣引领学生开始阅读后,老师就要重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培养。这时候可以通过设置疑问来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从而训练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解读文本,深入阅读。

设置疑问,到底要问些什么?在阅读前,预习情况,作者,看到书名后的猜想等等都可以去问。阅读时,可以大胆让同学们猜想接下来的故事情节,也可以锻炼他们的预测能力。还可以边读,边回顾,问前面发生的细节,引导学生反复揣摩品悟细节。阅读后,可以问有什么收获,学到了什么道理,积累了什么好词,学到了什么语文能力和阅读方法。在问题创设中引导学生多方位思考,多角度欣赏,从而对文本生成感悟。   

在阅读课堂上,究竟是谁来问呢?最开始的阅读课堂,我是最忙的那个,也是话最多的那个。一直的追问,想引导孩子们去说。可是经过对整节课的反思后发现,我问不如学生问。生生交流才会让火花更灿烂。于是在之后的每一节课堂上我有意识的在引导学生们直接进行对话。比如在《小狗的小房子》这一节阅读课中出现的一个片段:

我问孩子们:“他们可能会怎么将房子运过去呢?”

“他们可能开车运过去。”学生大胆提出了猜想。

“你们同意他的想法吗?”

“老师,我不同意。”

“请你将理由直接告诉他,和他进行对话。”于是,他们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中展开了辩论。这样的一次生生交流才能更加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文本。

层层追问无疑是教师引导提问的好方法。教师的疑问要源于学生,却又高于学生。从学生的根本出发,逐步耐心引导。引导学生的思维进行延展,从而生成正确理解,真正发挥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

  • 用积累享受阅读

阅读可以为语文学习进行服务。不动笔墨不读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大多数只是浅层阅读,停留在文本表面。没有具体体会文中的含义,更不能理解深层的意义了。所以学生们由浅入深的这个过程可以由老师来引导,教会孩子如何阅读。行之有效的办法是进行阅读记录。让学生在阅读的一开始,就养成记录阅读时好词心得的习惯。当然阅读记录卡,老师的检阅也少不了。定期的展示和评价,会让学生记录的更有动力。进入三年级以后,阅读记录开始走进课堂中,而阅读记录卡的要求也会随之升高。阅读记录是需要长期坚持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解读文本时,都要牢牢把握,或读或写,或品或赏。爱上优美的文字,恋上细腻的情感,品悟完美的细节,逐步积累语文素质。在课堂上,我也会有意引导学生们多积累一些优美的词句。比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突然说出来很有新鲜感的词语或者四字成语等,就会马上进行积极地肯定,并引导学生像这样去积累,强调积累的作用。坚持进行阅读积累是提升语文素养的有效方法。

阅读,可以增长见识,拓展心智,充实心灵。语文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进行对话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运用多种方法致力于阅读教学,让学生越读越想读,阅读阅享受。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