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工作室的整本书阅读研修活动,谈一谈你对导读课的认识。
导读课最大的作用就是激发学生阅读本书的兴趣,初步了解书目的基本内容,对整本书有个基本的掌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有兴趣读下去。并对阅读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提前做好提醒。
导读课的设计形式也可以是多样的,以阅读为本,而不过度分析书中的情节。在阅读的过程中,帮学生设计阅读单,内容不多却引导学生思考和发挥想象,甚至让学生创编结局,这样的学习学生更感兴趣。每个月推荐一本书,做一个简单的导读,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读,在完成阅读单之后,月末上一节分享交流课。这样的学习是最真实的,也是学生喜欢的。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课堂上呈现的一些细节,我认整本书的阅读主要达成以下目标:第一导兴趣;第二导方法;第三导观念。
导读课 最大的作用是激发起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开始通过了解封面、封底、目录等信息,对书的作者、出版社、内容等有大致的了解,还需要老师根据不同的内容,也是一段导语,一个故事等或者是猜一猜预测一下等手段把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
导读课要激发学生对读书的兴趣,习得一些阅读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观世界观.
导读课的主要作用就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封面、目录、插图、了解作者、整本书简介等,对整本书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另外,教师带领学生阅读书中精彩的情节,唤醒学生阅读的欲望,并适时给予阅读方法的指导,特别是课内阅读方法的延伸渗透,让阅读从课内走向课外。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基础是: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爱上这本书,有想要去认真阅读的强烈欲望。
导读课要让学生对整本书有一个整体的印象、整体的感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如从封面插图、文中精彩片段、书评、作者写作背景等特别之处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另外,老师的讲述不能过多,要给学生留下自主阅读的时间,否则,孩子们拿到一本新书急于阅读,老师却在讲台上不停地讲,这样反倒会打消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