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最长情的告白
赵小昱发起了2019-07-24
0
回复
6
浏览

 

芬芳灿烂的五月,我初遇苏书明名班主任工作室,邂逅了一群积极上进的教育者。

得到了人生第一本如何做好父母的教育专著——《奶蜜盐》。最初并没有多大的期待,可是开始读便一发而不可收拾了!

我自认是新时代的年轻父母,学过心理学,又是教师,育儿一定是佼佼者。可是看完书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盲目,盲目跟风,盲目教育,从会出现不可挽回的错误。

奶——从满足孩子的本能需求开始

张文质老师说,当孩子感受到足够的爱和温暖,就会产生出一种来自人类天性的力量,推动他的健康成长,这种自然的成长就像是树木在最适合的阳光、温度、水分、土壤条件下按照生命的本能不断地长高长大。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没有不安和恐惧,能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温暖与美好,比起那些缺乏精神关照的孩子,他们的心理更具备自我平衡能力,不会出现可怕的心理缺陷。

在小小几个月时,我总是告诫自己,不要管她哭,不能太溺爱。现在想想,那么小的孩子懂什么呢?哭一定是有需求,满足她就会让她有安全感。当时她求抱抱时我没有给,心里想着,经常抱了以后她一定总是让抱着,得让她学会自立。我是个坏妈妈吧?现在想来,或许是因为当时没有给够她“奶”才会导致她没办法与人正常相处,害怕陌生人,别人想一碰她她就哭,对世界充满了恐惧。想到这里,后悔万分。庆幸在小小两岁半的时候醒悟了。现在当她提出要求时,我会平和的与她沟通,一个月的时间,她在我面前不再哭闹,不再满地打滚。遇到事情和我好好说,口齿不清的她那种不急不躁淡然的表情让我欢喜。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爱是陪伴。我们每天都应该抽出一定的时间不玩手机,不看电视,专心陪她玩。也许小小喜欢让我陪她看书也是这个原因吧,在看书的时间里,我也专属与她的。

孩子只有得到了父母的疼爱,她才是最自信的。有了安全感与自信,孩子自然就会形成健康的与他人交往的方式,在与他人交往中,他们也会更有热情。

母爱缺失,会带来一生的精神伤害。写到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班的一名女生,毕业之前,差点自杀。事情是这样的。

李松(化名)是村里出了名的“小偷”。在她两岁的时候妈妈跑了,把她留给了爸爸。因为爸爸常年外出打工,她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成了留守儿童。她从小就在东家拿个锅铲,西家拿把扫帚。回到家后交给奶奶,奶奶总是很开心的夸奖她聪明。村上的人觉得她可怜,也总是不说什么。渐渐地长大了,她的胆子大了,开始拿别人的钱,偷超市的东西。村里的人不能容忍,总是去她家找。爸爸也知道了这些事,回来一次,就毒打她一次。把她吊在房梁上用鞭子抽,把她扔在荒草丛生的废弃的院子里锁起来饿几天等都是常事。这样的摧残不仅没有让她改变,反而更加变本加厉,胆子也更大了。小钱已经不能满足,几百,几千都敢拿,而且也练就了死不承认的本事。

五年级时,她进老师办公室拿了老师一百多块钱,老师问她时,她坚决不承认。查监控,当面对质时还是脸不红心不跳。上周,她偷了别人一辆电动车。很聪明的她没有放在自己家里,总是把电动车放在其他地方,想骑了再跑到“根据地”骑。偶然一天,电动车的主人看到了自己的车,就去找她了。无奈之下还了车。可是这件事却让她受了打击,她害怕家人打她,害怕同学们嘲笑她,对不起老师的信任。于是她去买了两瓶农药,一杯奶茶,找了一个无人的地方,冲好了。在准备喝的时候,老师出现了,因为下午要上课了她还没出现,老师就出去找她了。她赶紧把这杯“奶茶”扔了。当时我们并不知道这杯奶茶的不同,就把她叫回学校了。我在上课时也没有批评她,只是看见她一个劲的趴在桌子上哭。晚自习上课之前,有其他班的学生拿来了她的遗书。一切真相大白。遗书的主题就是:她认为自己是个没有人爱的孩子,所有人都不爱她,嘲笑她。她没有妈妈,想自己的妈妈。

我看到这的时候泪如雨下,总觉得一个十一岁的小姑娘怎么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呢?她的人生到底经历着什么?

我找到她,去后操场,单独给她讲我爱她,称赞她。其实她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不怎么用心的学习成绩就非常好,而且胆子大。如果把自己的优点用在正经地方,将来一定不得了!我告诉她,童年的阴影我们是可以靠自己的学习去调节的。我哭着告诉她,她不该被命运打败,她应该光鲜亮丽的站在世人面前,告诉大家她成功了,她不是小偷!她应该成功地找到自己妈妈,告诉妈妈想她了,虽然妈妈抛弃了自己,但是自己依然感谢妈妈,感谢妈妈带自己来到了这个世界。

紧紧相拥的我们都在心里默默许下了誓言,我们要努力,只为了不辜负爱自己的人!

 

蜜——让孩子认识与体察“好的世界”。

一个儿童的未来首先掌握在他父母的手中,父母的鼓励与肯定是最好的“蜜”,会为孩子打开一个美好而开阔的世界。

生养一个孩子,其实最核心的目的,是让这个孩子成为一个正常的人,让这个孩子成为她自己,让她有属于自己的幸福,为这个世界增添一种积极的因子。我们不能永远只关注孩子的成绩,更多的是人格的形成。不管是亲子关系,还是师生关系,我们都应该以鼓励为主。老师就是引导者,你期待你的学生成为什么,她就会成为什么。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取悦。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如此,师生之间形成一个场,在这个场内都是积极因子,所有人的心都是积极向上的,互相期待的。这样就会激发学生的优越感,让学生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是最珍贵的,他们所做的一切老师都在欣赏,都在期待,他们自然就照你规划的路线走了。

教育是慢的艺术。我们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去消化。人们总是太相信立竿见影的东西,总是认为通过某一种力量就能够迅速帮助孩子获得更好的状态,而忽视了孩子本身所具有的慢慢改善自我的生长能力。我们应该把“尊重”二字牢记心间,尊重每一位学生,接纳孩子,包容孩子,挖掘孩子的优势,将她的特点培养为优点。慢下来,是花自然香。

盐——我们的人生最缺的往往是品格与智识的“盐”。

不要把孩子丢给爷爷奶奶。作为父母,想要孩子变得优秀,就需要去引导,促使孩子在生活实践中整合出适合自己的应对方式,和世界相处的方式,形成良好的品格与智识,以适应这个残酷的现实世界,承担起她该承担的责任。

对于小小的教育,我缺失了好多。因工作忙,总是早出晚归,早上走的时候她还在睡,晚上回到家,她经常也进入了梦乡。而给力的公公婆婆也把她照顾的无微不至,比妈妈也细心的多,我也就更放心了。我反思自己,周末应该给她更多的陪伴,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教育,任何人都不能代替。

庆幸遇到了你——《奶蜜盐》,让我在困顿不自知时恍然大悟,定常反思,对比生活,改正错误,和孩子共同成长!

陪伴——最长情的告白

芬芳灿烂的五月,我初遇苏书明名班主任工作室,邂逅了一群积极上进的教育者。

得到了人生第一本如何做好父母的教育专著——《奶蜜盐》。最初并没有多大的期待,可是开始读便一发而不可收拾了!

我自认是新时代的年轻父母,学过心理学,又是教师,育儿一定是佼佼者。可是看完书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盲目,盲目跟风,盲目教育,从会出现不可挽回的错误。

奶——从满足孩子的本能需求开始

张文质老师说,当孩子感受到足够的爱和温暖,就会产生出一种来自人类天性的力量,推动他的健康成长,这种自然的成长就像是树木在最适合的阳光、温度、水分、土壤条件下按照生命的本能不断地长高长大。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没有不安和恐惧,能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温暖与美好,比起那些缺乏精神关照的孩子,他们的心理更具备自我平衡能力,不会出现可怕的心理缺陷。

在小小几个月时,我总是告诫自己,不要管她哭,不能太溺爱。现在想想,那么小的孩子懂什么呢?哭一定是有需求,满足她就会让她有安全感。当时她求抱抱时我没有给,心里想着,经常抱了以后她一定总是让抱着,得让她学会自立。我是个坏妈妈吧?现在想来,或许是因为当时没有给够她“奶”才会导致她没办法与人正常相处,害怕陌生人,别人想一碰她她就哭,对世界充满了恐惧。想到这里,后悔万分。庆幸在小小两岁半的时候醒悟了。现在当她提出要求时,我会平和的与她沟通,一个月的时间,她在我面前不再哭闹,不再满地打滚。遇到事情和我好好说,口齿不清的她那种不急不躁淡然的表情让我欢喜。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爱是陪伴。我们每天都应该抽出一定的时间不玩手机,不看电视,专心陪她玩。也许小小喜欢让我陪她看书也是这个原因吧,在看书的时间里,我也专属与她的。

孩子只有得到了父母的疼爱,她才是最自信的。有了安全感与自信,孩子自然就会形成健康的与他人交往的方式,在与他人交往中,他们也会更有热情。

母爱缺失,会带来一生的精神伤害。写到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班的一名女生,毕业之前,差点自杀。事情是这样的。

李松(化名)是村里出了名的“小偷”。在她两岁的时候妈妈跑了,把她留给了爸爸。因为爸爸常年外出打工,她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成了留守儿童。她从小就在东家拿个锅铲,西家拿把扫帚。回到家后交给奶奶,奶奶总是很开心的夸奖她聪明。村上的人觉得她可怜,也总是不说什么。渐渐地长大了,她的胆子大了,开始拿别人的钱,偷超市的东西。村里的人不能容忍,总是去她家找。爸爸也知道了这些事,回来一次,就毒打她一次。把她吊在房梁上用鞭子抽,把她扔在荒草丛生的废弃的院子里锁起来饿几天等都是常事。这样的摧残不仅没有让她改变,反而更加变本加厉,胆子也更大了。小钱已经不能满足,几百,几千都敢拿,而且也练就了死不承认的本事。

五年级时,她进老师办公室拿了老师一百多块钱,老师问她时,她坚决不承认。查监控,当面对质时还是脸不红心不跳。上周,她偷了别人一辆电动车。很聪明的她没有放在自己家里,总是把电动车放在其他地方,想骑了再跑到“根据地”骑。偶然一天,电动车的主人看到了自己的车,就去找她了。无奈之下还了车。可是这件事却让她受了打击,她害怕家人打她,害怕同学们嘲笑她,对不起老师的信任。于是她去买了两瓶农药,一杯奶茶,找了一个无人的地方,冲好了。在准备喝的时候,老师出现了,因为下午要上课了她还没出现,老师就出去找她了。她赶紧把这杯“奶茶”扔了。当时我们并不知道这杯奶茶的不同,就把她叫回学校了。我在上课时也没有批评她,只是看见她一个劲的趴在桌子上哭。晚自习上课之前,有其他班的学生拿来了她的遗书。一切真相大白。遗书的主题就是:她认为自己是个没有人爱的孩子,所有人都不爱她,嘲笑她。她没有妈妈,想自己的妈妈。

我看到这的时候泪如雨下,总觉得一个十一岁的小姑娘怎么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呢?她的人生到底经历着什么?

我找到她,去后操场,单独给她讲我爱她,称赞她。其实她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不怎么用心的学习成绩就非常好,而且胆子大。如果把自己的优点用在正经地方,将来一定不得了!我告诉她,童年的阴影我们是可以靠自己的学习去调节的。我哭着告诉她,她不该被命运打败,她应该光鲜亮丽的站在世人面前,告诉大家她成功了,她不是小偷!她应该成功地找到自己妈妈,告诉妈妈想她了,虽然妈妈抛弃了自己,但是自己依然感谢妈妈,感谢妈妈带自己来到了这个世界。

紧紧相拥的我们都在心里默默许下了誓言,我们要努力,只为了不辜负爱自己的人!

 

蜜——让孩子认识与体察“好的世界”。

一个儿童的未来首先掌握在他父母的手中,父母的鼓励与肯定是最好的“蜜”,会为孩子打开一个美好而开阔的世界。

生养一个孩子,其实最核心的目的,是让这个孩子成为一个正常的人,让这个孩子成为她自己,让她有属于自己的幸福,为这个世界增添一种积极的因子。我们不能永远只关注孩子的成绩,更多的是人格的形成。不管是亲子关系,还是师生关系,我们都应该以鼓励为主。老师就是引导者,你期待你的学生成为什么,她就会成为什么。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取悦。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如此,师生之间形成一个场,在这个场内都是积极因子,所有人的心都是积极向上的,互相期待的。这样就会激发学生的优越感,让学生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是最珍贵的,他们所做的一切老师都在欣赏,都在期待,他们自然就照你规划的路线走了。

教育是慢的艺术。我们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去消化。人们总是太相信立竿见影的东西,总是认为通过某一种力量就能够迅速帮助孩子获得更好的状态,而忽视了孩子本身所具有的慢慢改善自我的生长能力。我们应该把“尊重”二字牢记心间,尊重每一位学生,接纳孩子,包容孩子,挖掘孩子的优势,将她的特点培养为优点。慢下来,是花自然香。

盐——我们的人生最缺的往往是品格与智识的“盐”。

不要把孩子丢给爷爷奶奶。作为父母,想要孩子变得优秀,就需要去引导,促使孩子在生活实践中整合出适合自己的应对方式,和世界相处的方式,形成良好的品格与智识,以适应这个残酷的现实世界,承担起她该承担的责任。

对于小小的教育,我缺失了好多。因工作忙,总是早出晚归,早上走的时候她还在睡,晚上回到家,她经常也进入了梦乡。而给力的公公婆婆也把她照顾的无微不至,比妈妈也细心的多,我也就更放心了。我反思自己,周末应该给她更多的陪伴,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教育,任何人都不能代替。

庆幸遇到了你——《奶蜜盐》,让我在困顿不自知时恍然大悟,定常反思,对比生活,改正错误,和孩子共同成长!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